《荀子》一书篇幅较长,内容驳杂,行文古奥,且多用奇字僻词,素称难读。清人王先谦在慎选底本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唐人杨倞及清代卢文弨、王念孙、顾千里、刘台拱、郝懿行、俞樾、陈奂、洪颐煊等学者注释考证之成果,对《荀子》文字及其“微言大义”重加校释疏通,写成《荀子集解》一书。该书内容宏富,考证谨严,代表了中国古代荀学研究之最高成就。此次推出的整理本整理规范,断句精准,很适合专业研究者与普通读者使用。
20世纪后期大陆的荀子文献整理研究 一 注释翻译著作 1950年至2005年《荀子》的注释、翻译本中国大陆至少出版了41部,其中选译、选注的有17部,全文注释、注译有24部。其中较有影响的是梁启雄的《荀子简释》(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章诗同的《荀子简注》(上海:上...
评分 评分《荀子集解》是读荀子目前来说的最佳读本了,已经有人论述过这个观点。我在读《荀子集解》的过程中加了一本《荀子全本全注全译》作为参考书,主要是古文水平有限,有些清人的解释在现在读来,也还是搞不清意思,索性就参考白话文的翻译了。 王先谦一代大儒,考据细致,在注释中...
评分 评分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礼乐”文化,很多人知道这一点,却未必能够很好地理解。对于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不妨看看《荀子》,我们可以把它视为打开“礼乐”文明的钥匙。 《荀子》一书的主要篇章为荀子所作,部分篇章为弟子所作,全书也由弟子编辑而成。西汉时期...
排版,纸张不错,可是读了梁任公的法学文集,他很是骂荀子
评分荀子的论述真的很漂亮啊233,感觉很有说服力:“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 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性的善恶是哲学家思考的问题,论辩的精辟程度则足够以飨读者了。当然,荀子的解说相对“古板”一些,说明的用例也相对严谨保守——比起《孟子》来说是更畅快的,比起《庄子》当然飘逸不足啦。另外中华书局的这个集解本子真好,这一整个国学书系都是学术研究的福音。
评分荀子的思想与其经历有关,兼收并蓄,取精去繁。他的文章思辨性很强,磅礴大气,振聋发聩。时至今日,有许多思想看来仍不失为真理,有重大的参考价值。但个人认为他还是一个儒家学派的代表人,依然相信礼的重要性,难免有些部分不合时宜。但瑕不掩瑜,他仍然是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需要反复阅读,反复,反复。
评分看古人的注解很赞
评分前有李斯韩非后有荀彧,真正帝王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