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作为一种文字形式,它的产生、发展、完善,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而其中的哲学、宗教、经济、社会阶段、科学技术诸种因素都对这种文学形式的定型,起着或多或少,甚或是关键性的作用。认清个中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对了解文学的发展规律,了解某种文字形式的形成过程,是十分有趣而又有益的。我们这里译介的学术专著《小说的兴起》,就是这样一项有趣且有益的研究。
本书的脚注均为译者所加,原注附于每章的附尾。全书的人名、书名中英文对照索引附于书末,以便查阅。
作者把“小说的兴起”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类型置于十八世纪的社会关系之中,并突出了当时占优势的中产阶段级的特征。著名的美国《星斯六评论》说:“本书的力度不止表现在某一种方法或观点上……,瓦特教授不仅使我们对作为主要社会趋势的文献或反映的小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使我们对艺术创作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
一章 现实主义和小说形式 凭着对人物个性化和环境详细展示的习惯性关注,小说肯定可与其他文学样式和虚构故事的先前形式区别开来。 帕美拉这个富有浪漫意义的名字就受到了安德鲁斯这个平平常常的姓氏的调节;克拉丽莎.哈洛和罗伯特.洛弗莱斯在很多方面说都是恰如其分的名字:实...
评分此书的出现完全可以作为小说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节点。读本科时只听老师提过关于印刷术兴起、女性阅读风尚和novel这个概念如何出现的只字片语——这似乎也是本书最为流行的观点。然而真正读到原著,才发现精妙之处比比皆是。其中作为总论的第一章,既不以论带史,亦因背后始终捆缚...
评分 评分 评分早期跨文化接触与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
评分书名和译序有点误导,容易让人以为此书是探讨小说兴起由哪些因素促成的。但实际上作者要提出和要解决的是前言中提出的问题:小说与众不同的特征是什么?作者在第一章第一节提出了自己的解题思路:凭着对人物个性化和环境详细展示的关注,小说肯定可与其他文学样式和虚构故事的先前形式区别开来P12。接下来在第二节作者提出了自己对小说特点的最重要定义:形式现实主义。“形式现实主义是小说形式中固有前提的叙述式体现:这个前提就是人类经验充分的、真实的记录。因此,出于一种义务,他应该用所涉及人物的个性、时间地点的特殊性这样一些故事细节来使读者得到满足,这些细节应该通过一种比通常在其他文学形式中更具有参考性的语言描述出来”P27。其后对笛福、理查逊和菲尔丁的小说细读都是对这一定义和思路的图解。最后此书翻译不行
评分形式现实主义?
评分笛福、理查逊、菲尔丁同出一时代推动了今日面貌的“小说”的兴起,作者关注的正是其背后的有利社会环境究竟是什么,如瓦特所言,小说的现实主义并不在于它表现的是什么生活,而在于它用什么方式来表现生活。翻译水准没看原著不敢妄断,但错字确实太多。这一批书是不是可以考虑重译了呢。
评分翻过。还需再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