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铭铭,1962年生于福建泉州,毕业于厦门大学人类学系,后于1987年赴英留学,1993年获伦敦大学东方非洲学院人类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教授。作者的早期研究主题为城市仪式与时间,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从事乡村研究,亦一直关注学术史与社会理论问题。已在《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1997)、《逝去的繁荣》(1999)、《人类学是什么?》(2002)、《草根卡里斯玛》(2002,合著)、《漂泊的洞察》(2003)、《无处非中》(2003)、《溪村家族》(2004)、《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2005)等中外著述中,探讨了人类学学科史中中国观与“他者的眼光”之间的关系。
本书是作者在1993年到2003年间的文选,包括论文、书评、随记等。作者探究了人类学和历史学在中国乡土研究中的异同和合作,以及中国人类学研究中乡土研究的发展过程和意义。作者阐明了人类学所关注的独特的历史范畴,并评介了中国田野研究中的诸多现象和观点,论述深刻又不失通俗易懂,是历史人类学及相关专业研究人员的良好参考书,并可作为一般读者的人类学知识读物。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训练有素
评分补
评分读过,但封面不同
评分总觉得他的理论并不扎实,但本书的研究内容还是很丰富的.尤其是其中那篇朝圣.但王的最大毛病是理论宏大,但缺乏细节,研究得太粗了.
评分读书笔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