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宏云1969年9月生于安徽庐江县先后于安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山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政治学史、政治思想史。在《历史研究》、《史学月刊》、《社会科学研究》、《孙文研究》(日本)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若干篇代表作有《汪精卫、梁启超“革命”论战的政治学背景》、《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的演进》、《拉斯基与民国知识界》。
本书着重探究后期的主要学术单位清华政治学系的早期历史,从具体的学术史事中揭示中国现代政治学展开过程的渊源脉络。以档案文献与报刊、时人论著.日记、当事人回忆等资料排比参证,不以外在概念和后来成见取舍材料、条理史实务求究明事物本原在学界普遍追慕与接轨西方政治学最新理论的同时为回顾本土学术经历、理解今人观念和行为中的历史沉积提供了具体详实的凭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孙宏云老师 每当我想到一个选题 然后发现他已经写出了论文之后 我都感觉我是不是曾经在梦里偷看过孙老师的构想大纲…………这本书是久保亨老师推荐给我的 说孙老师很聪明 跟我做的方向很像 他的博士论文我应该看一看 回国之后马上借来读 跟我想象中的有点不一样(我以为是很思想史的那种 类似于《早稻田大学政治学的展开》结果还是比较偏学科建制的那种制度史 不过第一章和最后一章还是给了我很大启发!史料十分详实 妈的如果说博士论文都必须写成这样的话 我真想好好想一下我还能不能读博了……
评分以此为业的日子
评分扎实可观,第一、四、八章最有意思。盖民国时中美两国政治学互动之频繁远超想象。结语部分提到中国现代政治学从关注国体到关注行政之转轨,内中价值或有进一步开掘之空间。
评分漂亮的中国政治学“史前史”。能请到APSA主席级别或普林斯顿政治系主任级别的学者来中国做客座教授,清华政治系的风头可是一时无两。
评分本书资料翔实,分析也比较到位,读完之后,不免让人感慨,民国时期中国政治学的高度远非今天可以比肩。中共建政之后,尽管民众生活水平较大提高,但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水平却不敢恭维。民国时期的中国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其实都可以和世界进行对话,都跟得上世界学术的最新发展,今天则只能通过高喊中国特色来作为遮羞布以掩饰自己的不入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