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兰德(1905-1982),俄裔美国作家、哲学家。青年时代从苏联流亡美国,以其小说和哲学闻名于世。小说《源泉》1943年出版后立即成为畅销书,并为她赢得了巨大的声誉,该书至今仍以每年超过10万册的数量再版。1957年《耸肩的阿特拉斯神》出版,成为美国历史上仅次于《圣经》的超级畅销书,被誉为对美国影响最大的10本之一,累计销售超过8000万册。
安·兰德崇理性,认为人的最高美德便是理性;她不顾传统舆论的偏见,力倡个人主义,认为不能使个人利益得到最大伸张的社会,就不是理想社会。她的客观主义哲学处20世纪50年代起风靡美国校园,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她本人也成为美国青年崇拜的偶像。安·兰德一生著述百余种,根据她的生平拍摄的记录片和故事片曾获奥斯卡奖。1982年安·兰德去世后,美国创立了许多兰德书友会和专门研究安·兰德思想的机构。
小说的主人公洛克是一个诚实而坚强的建筑师,他志在启蒙社会,却在大学毕业前夕被学校开除,他的设计风格被社会视为异端,一度沦落到去采石厂当小工。他深爱的女人也处处和他作对,并与他的夙敌结了婚。最后,他答应无偿为政府设计经济实用房,但他的设计被政府主管部门任意修改,万般无奈之下,他抗起炸药包就把建到一半的楼炸回了砖头瓦砾。在法庭上,他也同样孤军奋战,为自己作为天才的原创行为自辩:“创造是各己私事,是天赋权利,维护创造也是同等天赋个人的权利。”那个时候著作权、知识产权等概念还未曾为人们所认同。结果洛克被认定为“狂人”,并因此而无罪释放。
在今天,一本700页的书有些令人恐惧,有人把安.兰德这本《源泉》 定位为励志小说,我怀疑万念俱灰的人是否还有力气读完这本书。我认为这本书绝非励志小说那么简单,它渗透着哲理,但是没有说教之感,我读这本“砖头”一样的书的感觉是很爽,但是很少有激动的想要甩开膀子...
评分“每个人都创造着自己的意义,具有自己的形式,抱有自己的目标。为什么别人所做的事情那么重要?为什么仅仅因为它不是你自己的作品,它就变得神圣了呢?为什么任何人或每一个人都是对的,只要他不是你自己?为什么这些人的数量竟然取代了事实和真相?为什么真实的东西被迫成为...
评分用一周时间看完了源泉,这女人写了80万字,901页,自在流畅,震撼人心。像任何一部最初的杰作一样,这本书有采取超级视角写作,但作者个人意识突兀于情节的问题,也有美国硬汉式对话与作者俄式叙事论述传统不相容的问题,但她把人物和理念鲜明地竖立起来,以无与伦比的耐心和毅...
评分二十世纪文坛最重要女作家之一,地位绝不亚于波伏娃与苏珊桑塔格,江湖匪号“美国的自由女神”,被称为20世纪最邪恶的人之一,兰德的影响力横亘时空成为一家之言存在,源泉这本书与随后的阿特拉斯耸耸肩与其说是文学作品,不如说是兰德哲学体系构造的两个独特世界,两个无限拉...
评分托黑在没人的时候这样对洛克说:你为什么就不对我说说你对我的看法呢. 洛克淡淡的说:我对你没有看法. 这是一个代表集体意识与个体意识两者之间的对话. 很多人总是会习惯性的去在意别人的看法,无意中随从别人的评价,然后调整自己,以妨过后和大家不一样,成为别人眼中的异类. ...
一部装着资产阶级哲学思想的言情小说,还溢出了。原先我不能理解多米尼克的选择。后来我明白了,她是另一个吉丁。犬儒主义者平时戴着扭曲的面具,在内心深处却一直被屈服于淫威的自卑感折磨着。洛克尊重每个人的选择。这是法家和道家不同的处世态度。 有一女择配,适两家并求,东家郎丑而富,西家郎美而贫。父母问其欲适谁家。女曰:“两坦。”问其故,答曰:“我爱在东家吃饭,西家去眠。”
评分诚如阿兰.布鲁姆所言,“总会有某个女孩提到安.兰德的《源泉》,这本书几乎算不上文学,但它有些不伦不类的尼采式主张,刺激这一些偏激的二B青年追求新的生活方式。”
评分我想,对他人意见的绝对绝缘的前提是你有绝对的才华,那么仅仅是拥有绝对的才华就已经是非常稀罕的奢侈品了...
评分托黑们的集体主义就是,共同踏步,谁都不要去妄图改变和与众不同;二手货的吉丁们是,努力成为别人眼中的自己,毫无选择的依附于托黑们而存在;试图努力改变但最终还是妥协了的华纳德们,羡慕着,尊敬着,那个绝对的自我主义者,霍华德洛克。
评分一个星期读完这本书,过瘾。八十万字,可以说没有一个废字。我们都是二手货,我们走的路是别人铺好的,我们说的话是别人说过的,我们的思想是别人灌输的,我们的行为是别人指导的。不从众即孤僻?不服从即叛逆?还有,是谁谋杀了你的青年志气?你自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