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是古人对文学创作的历史发展规律和艺术创作经验的总结,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古代人的文学观察及其演变,各种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审美标准和审美趣味。有别于西方文学理论批评。作者把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分为古代和近代两大阶段,五个时期:先秦萌芽产生期、汉魏六朝发展成熟期、唐宋金元胜利扩展期、明清繁荣鼎盛期和近代中西结合期。全书共五编,计32章。作者长期从事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研究与教学,认真吸取了现有批评史的某些研究成果,在体例安排、内容取舍、观点评价有独到之处,尤其注重对文学内容批评史上的重点部分提出自己的看法,探讨各个不同时期的重要文学内容批评家对批评史发展所作的主要贡献,进而总结带有规律性的问题。下卷18章,论述了从宋、金元、明清到近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5个小时可以做完的事非让我拖了一年。
评分修行24。归根结底就是自然,化工,性情,学问,经验,意在言外,神韵,重神似,蕴藉,温柔敦厚的诗教,主客观统一,等等,反复谈,反复反对。
评分此套书是张先生代表作了,行文虽细密,但却总抓不到痛处。比如讲元好问诗学思想,分为五个方面:重元气、重英雄气概、重天然、重情性、批评江西派。实际上这应该概括为一个特点,就是重汉魏风骨,没必要分析成那样琐细。又如论方回在文批史上的贡献有两点:论“格高”和论情景合一。但我认为方回最重要的贡献首先是推崇宋诗,其他都是次要的和衍生的。如此等等,很难让初学者抓住要领。
评分修行24。归根结底就是自然,化工,性情,学问,经验,意在言外,神韵,重神似,蕴藉,温柔敦厚的诗教,主客观统一,等等,反复谈,反复反对。
评分中国文论就像个不倒翁,时而有人往左推,时而有人往右推,有些人开始觉得无聊了,就杂糅一下左右主持大局,好方便下一回合继续推搡。在我看来,一部《文心雕龙》概括了所有中国文论所具有的维度,而张少康先生似乎遭受某些思想荼毒太深,时常让我以为我是在看文学理论版本的思想政治理论(句式结构都大体雷同),就拿膝盖中箭无数的”江西诗派“为例,后头有一大波人前赴后继地指责他们‘崇古’,‘学者气太重’,往回一翻,其实人家只是特别提到了这个倾向而已,并未没有考虑到‘性情’、’自然‘之说。此种自相矛盾的例子在本书中俯拾皆是,不知是张先生能力有限还是我国文人向来酸腐气太重的缘故,私以为整个中国文论完全可以压缩至两百页之内,甚至可以考虑使用索引法重新梳理整个文论,毕竟那么多年几无变化,实在太令人窝火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