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里拉(Mark Lilla),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教授,欧洲思想史学者,被誉为美国自由主义阵营的一支健笔。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他在欧美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著有《G.B.维科:一个反现代者的形成》(1993),编有《新法兰西思想:政治哲学》(1994),《伯林的遗产》(2001)。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欧洲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例子:生活在民主社会、计划体制或法西斯社会下的许多哲学家、著作家和法学家都支持或捍卫极权原则和恐怖政体。但是,本应对暴政的邪恶保持警觉的知识分子,为何背叛了看顾由和独立研究的理念?为何他们或隐蔽、或公开地站在认可大规模的压迫和人类苦难的立场上呢?
以邓丁·海德格尔、卡尔·施米特、瓦尔特·本雅明、亚历山大·科耶夫、米歇尔·福柯和雅克·德里达的生平行藏为例,马克·里拉揭示了这些思想家如何为所处时代的意识形态和动荡所迷惑,以致对极权主义、暴行和国家的恐怖行动视而不见。里拉说明了,那些没有控制看书激情的知识分子何以被推入了他们几乎毫无理解力的政治领域,并对我们的知识和政治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马克·里拉的这本书……是在失望感的驱使下写就的,那是爱者才有的失望。他看到,在面对充斥于20世纪的暴行时,这些深刻的、有影响的思想家在政治上极为不负责任……里拉才思敏捷,具有提示真相的天赋,这本集子的每一篇研究都发人深思、给人启示。
——《纽约时报书评》
在对欧洲知识分子的评论方面,马克·里拉无疑是最有才气的。他的作品不事技巧,深刻而流畅。
——保罗·伯曼
良知安在——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 作者:施京吾 不论我们生存于怎样的时代,总要和政治发生林林总总的交集,一个普通人的政治态度、政治选择往往难以引人注目,但知识分子则大不一样,他们一旦表达出某种政治倾向,就可能产生巨大社会效应,因此也必须要承担相应的政治后果。马...
评分施京吾:良知安在——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 不论我们生存于怎样的时代,总要和政治发生林林总总的交集,一个普通人的政治态度、政治选择往往难以引人注目,但知识分子则大不一样,他们一旦表达出某种政治倾向,就可能产生巨大社会效应,因此也必须要承担相应的政治后果。马克•...
评分 评分勿为邪恶的魔法为虎作伥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的激流之一,知识分子与之遭遇时,到底会做出何种反应?参与、回避、拮抗,这三种姿态看似简单,实际上做任何一种选择都需要很大的勇气。《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翻检二十世纪的历史,对海德格尔、卡尔·施米特、本雅明、萨特、福柯...
评分施京吾:良知安在——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 不论我们生存于怎样的时代,总要和政治发生林林总总的交集,一个普通人的政治态度、政治选择往往难以引人注目,但知识分子则大不一样,他们一旦表达出某种政治倾向,就可能产生巨大社会效应,因此也必须要承担相应的政治后果。马克•...
阿伦特常常引用瓦恩哈根的一句警句,即他对保守主义历史学家根茨的评价:“他以对真理的激情抓住了假相。”这正是她对海德格尔的看法,她爱他的知性激情,但也对他无力区分显然的真理与显然的假相这一点看得很清楚。
评分马克里拉把这些人都拉到了政治的布满灰尘的显微镜下。
评分如何处理自己的认识、信仰和外部世界,对真理的尊重应当明确自己的无知,而理论和实践也是两码事
评分政治是加速器
评分阿伦特常常引用瓦恩哈根的一句警句,即他对保守主义历史学家根茨的评价:“他以对真理的激情抓住了假相。”这正是她对海德格尔的看法,她爱他的知性激情,但也对他无力区分显然的真理与显然的假相这一点看得很清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