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先生写日记之勤,令人钦佩。早期的留学日记,多是流水账,很短,只有两三句,但由于其无与伦比的连续性,读者读之,并不觉得枯燥。海外留学,读书、忧国、思乡成为胡适先生日记的三大主题,现在读之,依然能够感受到作者情之真,意之切。其中关于读书,日记中提到的最多,日记中经常提到当日看了什么书,以及零星的一些感想。
后来胡适先生的日记主要是札记的形式,胡适先生将这种札记作为思想的草稿,从中可以看到胡适先生思想形成的轨迹。其中还有许多胡适先生的英文演讲稿,中英文对照,实为学习英语的好材料。我曾在电视上看到过胡适先生用英语演讲的录像。由于历史悠久,图像与声音都很模糊,所以感觉有点滑稽。
胡适先生酷爱写日记的原因,他从自己经验里得到一个道理:Expression is the most effective means of appropriating impressions. 译成中国话就是:要是你所得印象变成你自己的,最有效的法子是记录或表现成文章。胡适先生认为这种工作是求知识学问的一种帮助,也是思想的一种帮助。
关于胡适的留学日记,你也许看过这个帖子: 7月4日 新开这本日记,也为了督促自己下个学期多下些苦功。先要读完手边的莎士比亚的《亨利八世》…… 7月13日 打牌。 7月14日 打牌。 7月15日 打牌。 ...
评分胡适日记一 他说出了写日记的好处,就是能整理记下自己的思想,否则读完了论语,想让自己阐述一下时,无从说起。也是自己思想的整理,以后回忆起来也是自传。谈话,书信这些表达自己观点的方式都是很好的整理自己思想的方法。就像自己记了思考笔记后,觉得对理解书的内容很有用...
评分这本书,主要是记述了胡适留学生活中的琐事。看了才发现,别人的大学生活和我们的有多么不同。也许这就是牛人之所以为牛人。 作为一个百年前的大学生,胡适勤奋好学,几乎日日读书。所读书籍甚广,戏曲、小说、古文,都有读。光是这点就让我汗颜不已。除此之外,胡适还是一名社...
评分前些日子网上一直流行着关于胡适的一个段子,大体上讲的是胡适爱打牌,连续写日记好几天发现自己所写的仅“打牌”二字,并语重心长地对自己说不能继续打了,然后几天后日记的内容依旧是“打牌”二字。段子本身切取了胡适日记中的一个片段,向我们展示了大师的凡人一面。看完之...
评分没错,我就是为了那个胡适打牌日记的段子而买了厚厚两本《胡适留学日记》的人。 一九一一年,20岁的胡适日记: 7月4日 新开这本日记,也为了督促自己下个学期多下些苦功。先要读完手边的莎士比亚的《亨利八世》。 7月13日 打牌。 7月14日 打牌。 7月15日 打牌。 7月16日 胡适之...
准确地说就是扫过,发现大家都对“打牌”的事特别感冒。不过我就这么一瞎说啊,这也说明人家诚实,该是打牌就写上打牌。不过也可能人家压根没想把这日记发表……
评分7月13日打牌。7月14日打牌。7月15日打牌。7月16日胡适之啊胡适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7月17日打牌。7月18日打牌。
评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其实我是想印证“打牌、打牌、打牌”才读的……╮(╯▽╰)╭
评分打牌 打牌 打牌 lol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