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格尔到尼采

从黑格尔到尼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德] 卡尔·洛维特
出品人:
页数:526
译者:李秋零
出版时间:2006-04
价格:27.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21908
丛书系列:西学源流
图书标签:
  • 哲学
  • 黑格尔
  • 尼采
  • 思想史
  • 洛维特
  • 德国
  • 从黑格尔到尼采
  • 政治哲学
  • 黑格尔
  • 尼采
  • 哲学
  • 思想
  • 存在
  • 意识
  • 理性
  • 批判
  • 现代
  • 精神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从黑格尔到尼采》是思想史论著,关注的是思想的历史事情,如此思想的动因却出于现实的历史——即我们早就听说过的问题:为什么巴赫、莫扎特、歌德、贝多芬、席勒培植的德语文化精神竟然到头来孕育出以德意志青年人为主体的纳粹党徒?

德国文化名城魏玛有歌德故居,也有尼采档案馆,纳粹党徒并没有捣毁,而是作为精神遗产加以保护和继承。人们不禁要问,德国人文主义与纳粹党徒现象究竟是什么关系?德语文化的历史其实很短,18世纪后半期兴起的德国人文主义据说是德国文化的真正开端,思考这一历史关系,无异于检审整个德意志精神的品质。

作者简介

卡尔·洛维特,德国人,生于1897年,青年时代在弗莱堡听过胡塞尔的授课,与海德格尔的关系一直处于亦师亦友之间。由于其犹太人身份,30年代开始流亡生涯,经意大利,日本,美国,50年代返德。一生著述遍涉神学,历史哲学,社会哲学和思想史研究,但无论生前或死后长期处于汉语(甚至英美)学界的视野之外。

目录信息

中译本前言(刘小枫)
德文版出版者前言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部19世纪德国精神史研究
导论歌德与黑格尔
一、歌德对源始现象的直观和黑格尔对绝对者的理解
1.原则的共同性
2.解释中的差异
二、蔷薇花与十字架
1.歌德不赞成黑格尔把理性与十字架结合起来
2.歌德把人道与十字架结合起来
3.蔷薇和十字架的路德式意义
4.黑格尔与歌德的“新教”
5.歌德基督教的异教与黑格尔哲学的基督教
6.由歌德和黑格尔所完成的世界之终结
从黑格尔精神历史的哲学看时代在精神上的发生的起源
第一章 黑格尔的世界历史和精神历史
之完成的终极史意义
一、世界历史的终极史构思
二、精神的绝对形式的终极史构思
1.艺术与宗教
2.哲学
三、黑格尔使哲学与国家和基督宗教和解
第二章 老年黑格尔学派、青年黑格尔学派、新黑格尔学派
一、老年黑格尔学派对黑格尔哲学的维护
二、青年黑格尔学派倾覆黑格尔哲学
1.费尔巴哈(1804--1872)
2.卢格(1802--1880)
3.马克思(1818--1883)
4.施蒂纳(1806--1856)
5.鲍威尔(1809--1882)
6.基尔克果(1813--1855)
7.谢林与青年黑格尔学派的结合
三、新黑格尔学派复活黑格尔哲学
第三章 黑格尔的调和被马克思和基尔克果的抉择所瓦解
一、对黑格尔现实概念的一般批判
二、马克思和基尔克果的批判性抉择
1.马克思
2.基尔克果
三、对资本主义世界和世俗化的基督教的批判
1.马克思
2.基尔克果
四、黑格尔的和解源自分裂
历史性时代的哲学转化为对永恒的要求
第四章 作为我们时代的哲学家和永恒的哲学家的尼采
一、尼采对歌德和黑格尔的评价
二、尼采与40年代黑格尔主义的关系
三、尼采克服虚无主义的尝试
第五章 时代精神和对永恒的追问
一、各时代的精神转化为时代精神
二、黑格尔与歌德论时间与历史
1.作为永恒的现在
2.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与歌德对世界上发生事情的直观
第二部市民阶级一基督教世界的历史研究
第一章 市民社会的问题
一、卢梭:市民与公民
二、黑格尔:市民社会与绝对的国家
三、马克思: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
四、施蒂纳:作为市民阶级的人与无产阶级的人之无差异点的惟一自我
五、基尔克果:市民的一基督教的自我
六、多诺索·科尔特斯和蒲鲁东:自上的基督教独裁和自下的无神论社会新秩序
七、A.冯·托克维尔:市民阶级民主向民主暴政的发展
八、G.索雷尔:工人阶级的非市民阶级民主
九、尼采:群畜之人和领头动物
第二章 劳动问题
一、黑格尔:劳动作为其自身在塑造世界时的外化
二、C.勒斯勒尔和A.卢格:劳动是对世界的占有和人的解放
三、马克思:劳动是人在—个不属于他的世界里的自我异化
1.对古典国民经济学的抽象劳动概念的批判
2.对黑格尔哲学的抽象劳动概念的批判
四、基尔克果:劳动对于自我生成的意义
五、尼采:劳动是凝神与沉思的解体
第三章 教育问题
一、黑格尔的政治人文主义
二、青年黑格尔学派
1.卢格对美学教育的政治化
2.施蒂纳把人文主义的和现实主义的教育还原为单个人的自我启示
3.B.鲍威尔对参与普遍者的套话的批判
三、J.布克哈特论教育的世纪和
G.福楼拜论知识的矛盾
四、尼采对过去和当代的教育的批判
第四章 人道问题
一、黑格尔:绝对精神是人的普遍本质
二、费尔巴哈:有血有肉的人是人的最高本质
三、马克思:无产阶级是类的人的可能性
四、施蒂纳:惟一的自我是人的所有者
五、基尔克果:孤独的自我是绝对的人道
六、尼采:超人是对人的克服
第五章 基督教信仰问题
一、黑格尔将宗教扬弃在哲学中
二、施特劳斯把基督教回溯到神话
三、费尔巴哈把基督宗教还原为人的自然本质
四、卢格用人道取代基督教
五、鲍威尔对神学和基督教的解构
六、马克思把基督教解释为—个颠倒了的世界
七、施蒂纳对神的东西和人的东西的系统解构
八、基尔克果悖谬的信仰概念和他对现存基督性的攻击
九、尼采对基督教道德和文化的批判
十、拉加德对教会基督教的政治批判
十一、奥韦尔贝克对原初基督教和没落的基督教的历史分析
文献目录
年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读到《从黑格尔到尼采》时,便产生了这样的困惑:对“德国古典哲学”本来抱着一腔热情,以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最了不起的思想(毕竟马克思是在这种思想氛围中长大的),洛维特却告诉我,“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是个“极大的错误”。为了总结、完成现代启蒙主...

评分

近日由甘阳、刘小枫再次担负主编的一款丛书出炉,随之也隆重推出德国20世纪历史主义批判大腕、雅•布克哈特之子卡•略维特(K. Löwith)的一部重要著作的汉译——“Von Hegel zu Nietzsche--Der revolutionäre Bruch im Denken des neunzehnten Jahrhunderts ——、...  

评分

评分

作为一部德国古典哲学思想史论著,洛维特从19世纪的思想家著作中旁征博引,梳理出了一条路线:黑格尔与尼采是两个端点,19世纪德国精神历史的真正发生就在这两个端点之间运动。从黑格尔开始、到马克思与基尔克果那里殊途同归的流变(两者都瓦解了黑格尔的“和解”大业,马克思...  

评分

《从黑格尔到尼采》 p38 对于基尔克果来说,。。。整个新近的浪漫学派都是政治家。 p41 东方只知道一个人是自由的,希腊和罗马世界知道一些人是自由的,而日尔曼世界则知道所有人都是自由的。 p42 希腊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是反亚洲的力量,作为这种力量它也是欧洲的开端...  

用户评价

评分

以后需要多注意洛维特的观点

评分

翻译扣一星,有些地方实在翻得很别扭,试图看了几次都没有看完。。。

评分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5384195.html 次书的电子书版本

评分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5384195.html 次书的电子书版本

评分

以后需要多注意洛维特的观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