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 研究员。
研究领域: 政治哲学、西方思想史、大学理论
近年论著:《政治哲人施特劳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3
《中国大学改革之道》(与李猛合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现代性"问题必然会对正在思考中国现代化之路的中国知识分子造成极大的困惑,因为它意味着:现代化的进程并不只是一套正面价值的胜利实现,而且同时还伴随着巨大的负面价值。 自由、民主、法制这些基本的正面价值实际上都只是在商品化社会中才能顺利地建立起来的,但是商品化社会由于瓦解了文化传统而必然造成"神圣感的消失",尤其商品化社会几乎无可避免的"商品拜物教"和"物化"现象以及"大众文化"的泛滥,更使知识分子强烈地感到在现代社会中精神生活的沉沦、价值基础的崩溃。人类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最根本二难困境正在于此。
目 录
八十年代的现代性批判与九十年代转型
八十年代中国文化讨论五题
古今中西之争
从“理性的批判”到“文化的批判”
《中国当代文化意识》前言
儒学与现代
外国哲学所,洪谦,文革中唯一一个没有被改造的哲学家,文革后国际分析哲学的中心人物之一。让学生跟上世界学术潮流这一点来说,不能不说高瞻远瞩,功不可没。但是终归学生是那个年代的知青文人上来的,避免不了的酸腐与肤浅。所以造就了一帮欧陆哲学的“妖孽”。他们自视甚高...
评分《古今中西之争》是甘阳的作品,他的框架概述如下: 1.五四之前为前现代化社会,五四到八十年代是前现代向现代化社会的转折,八十年代后是现代化的确立。 2.今天的现象概括起来是:“文化价值和文化理想重建的问题”。现在凸显的诸多事件总被理解为旧体制的残余,而非现代化...
评分 评分是反的学生送的,不然估计我不会特意找甘阳的书来读。 这本书倒是后半部有些意思,飞扬跋扈为谁雄。想起很多人很多事。永远在80年代闪光的那些人。 至于前边的文章,毕竟时间太久,现在看,掉书袋的部分过于繁冗,论述的部分流于一般,很多道理是对的,不过快变成陈词滥调。 ...
评分外国哲学所,洪谦,文革中唯一一个没有被改造的哲学家,文革后国际分析哲学的中心人物之一。让学生跟上世界学术潮流这一点来说,不能不说高瞻远瞩,功不可没。但是终归学生是那个年代的知青文人上来的,避免不了的酸腐与肤浅。所以造就了一帮欧陆哲学的“妖孽”。他们自视甚高...
忘了高中时读此书还是对我有点用的。。。
评分对照起当时,我只能说,真的是古今中西全都变了……
评分讀過的書,一經豆瓣筆記同步就變成在讀了。。。
评分姑且读之……
评分有点做作,与其看不如当面听他说吧。阅读不如交流来的刺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