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的故事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艺术史 巫鸿 艺术 美学 文化 废墟 海外中国研究 建筑
发表于2024-12-22
废墟的故事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4
贵之有理!
评分贵之有理!
评分融贯古今中外的一本写“废墟”的专著。架构精妙,内容详实厚重,语言又是难得的通俗易懂,真可谓是大家的书。写博士论文的童鞋都应该学习一下如何架构行文。这本书也解决了我为什么要去看古迹,尤其是去看人少的破败的古迹的原因:怀古之情因此必然为历史的残迹及其磨灭所激发,它的性格特征包括内省的目光、时间的断裂,以及消逝和记忆。#No. 065
评分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是看一本书看到最后一页都还很希望这不是结尾的书,写得太好了,思想细腻,假设新颖,论述清晰。以前看中国的学者写的东西都很容易觉得迂腐和死板,这书感觉轻轻松松就把我一直以来对废墟的疑惑都解开了,还写了很多引人入胜的例子。五颗星,不废话了。
评分很清晰的脉络,把废墟这个意象在中国艺术史里的演变讲得很透彻。买了巫鸿好几本书,没想到读的第一本确是从图书馆借的。译者是曾翻译过《大教堂》的肖铁,我觉得翻译得挺不错。
巫鸿,1963年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的教学、研究项目,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同年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
美术史家巫鸿最新学术专著力作,中文版与英文版同年面世。
废墟主题,纵横捭阖,探讨中国艺术从古代到当代的实践与经验,领域横跨绘画、建筑、摄影、印刷品和电影,并与西方艺术参照并观,令人眼界大开。《废墟的故事》不仅对于中国美术与视觉文化是一次富于雄心的思辨,对于全球语境下的艺术研究同样是一项里程碑式的贡献。
传统中国美术中的“废墟”在哪里?在创造现代中国视觉文化的过程中,东西方的废墟观念是如何在历史的对立中得以流布与深化?20世纪以来,当代废墟美学是如何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寻找到自身存在的立足之地?
美术史家巫鸿将中国“废墟”观念及其视觉表现形式的流变放置在考察的中心:丘与墟,碑与枯树,作为废墟替身的拓片,“迹”的种种形式,“如画废墟”的东西流通,“战争废墟”的庆典与见证,《小城之春》的废宅与老城,圆明园旁的前卫诗歌与美术,当代艺术对于都市拆迁废墟的浓烈兴趣……本书在梳理这份涵盖绘画、建筑、摄影、印刷品和电影的材料清单时,“展现出令人敬佩的清晰与准确”(包华石)。
《废墟的故事》不仅对于中国美术与视觉文化是一次富于雄心的思辨,对于全球语境下的艺术研究同样是一项里程碑式的贡献。
西方的建筑多为以石为材,能够长久的保存;而中国的建筑多以木为材,在历史的长河中,即便不是已经坍圮消失,只剩下土丘一般的地基;就是历朝历代不断改建,原有的面貌也难以存留; 这一点于我有非常直观的感受,我去英国,去意大利,带给我最强烈的文化冲击,就是来自于留存的...
评分第一章:废墟的内化 首先,中国并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废墟,直到圆明园遗址的出现。即一个典型的西方废墟:亘古永恒的石头(石质有纪念碑性)与丛生的杂草。 中国的废墟更在于丘与墟。 丘指一种往昔的建筑的存在,只不过建筑物的主体形态已荡然无存。这个意向在很多古诗与画中都...
评分来源:新京报 时间:2013年1月5日 书评人 江山 作为一个对艺术有着浓厚兴趣和基本功底的读者,我仍然觉得巫鸿的新书《废墟的故事》是个有趣但晦涩的,充满学术目的和复杂学术术语的一本论文合集。其实这本书源于1997年作者在一次名为“中国艺术,文学和历史中的废墟”的主...
评分第一章:废墟的内化 首先,中国并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废墟,直到圆明园遗址的出现。即一个典型的西方废墟:亘古永恒的石头(石质有纪念碑性)与丛生的杂草。 中国的废墟更在于丘与墟。 丘指一种往昔的建筑的存在,只不过建筑物的主体形态已荡然无存。这个意向在很多古诗与画中都...
评分尽管巫鸿作为美术史学家,其视角也是纯粹艺术理论方向的。但不得说今年这本大热的书为我们众中国人一个重新审视回望自己文化中对于过去、对于荒芜、对于时间、对于物质——到最后,对于废墟的态度问题。 它让我更多地想到的是当今对于拆除和重建,或者说“碰触”过去的建筑(无...
废墟的故事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