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精神的封闭

美国精神的封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美] 艾伦·布卢姆
出品人:
页数:348
译者:战旭英
出版时间:2007-10-24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702478
丛书系列:人文与社会译丛
图书标签:
  • 政治哲学
  • 美国
  • 教育
  • 哲学
  • AllanBloom
  • 政治学
  • 民主时代及其局限
  • 现代性
  • 美国文化
  • 社会批判
  • 精神封闭
  • 身份认同
  • 自由意志
  • 历史变迁
  • 群体心理
  • 制度分析
  • 个体困境
  • 现代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论证现代民主的起源,品评马基雅维利、霍布斯、洛克、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意图及其得失,考察当代美国心智与德国思想之间的联系,批判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盛行的虚无主义及文化相对主义,揭示出民主政治之下高等教育的危机。

作者简介

艾伦·布卢姆(1930-1992),美国思想家、政治哲学家及翻译家,1955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教于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特拉维夫大学、多伦多大学,后回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任教授。著作有《莎士比亚的政治学》(1981)、《巨人与侏儒》(1990)、《爱与友爱》(1993)等,译著包括卢梭的《爱弥尔》(1979)及柏拉图的《理想国》(1990)等。

目录信息

序(索尔·贝娄)
前言
导言:我们的美德
卷一:大学生
白板
典籍
音乐
关系
卷二:虚无主义,美国的风格
德国思想的联系
两次革命和两种自然状态
自我
创造力
文化
价值
左翼的尼采化或尼采的左翼化
我们的无知
卷三:大学
从苏格拉底的申辩到海德格尔的就职演说
六十年代
学生与大学
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此书早有耳闻,但原作和社科版的均未读过,不过读了两章后,感觉译得不错,甚至说很好了。每天回来都盼望着读上一些。:)  

评分

一天天晕头转向的,脑子里似乎有好几个轨道在跑火车,已经没有了暑假头几天畅快地读一整天书,假装明天世界上所有的书都会消失的机会了。理旧报纸时才看到《南方周末》2008年的暑期阅读推荐,说是面向大学本科生的,依然理想化到不行的样子。还有谁愿意耐心看钱穆先生两大本繁...  

评分

原文:There is one thing a professor can be absolutely certain of: almost every students entering the university believes, or says he believes, that truth is relative. If this belief is put to the test, one can count on the students' reaction: they will be ...  

评分

虽然布卢姆书中的观点非常偏向左派,但他却并不笼统地把六十年代的这批学生视为“垮掉的一代。” 布卢姆首先把大学生视作一张白板——这是相对于欧洲学生来说的,即他们没有受到带有本国特色的文化经典的熏陶。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学生是令人可喜的。因为不带有成见的心灵更...  

评分

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80多页,写到 这些年轻人,精神上一片空白,无牵挂,独来独往,与任何人和事没有绝对的联系,他们可也做他们想做的任何事,但是没有特别的理由想做特别的事,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地方,而且可以自由决定信仰上帝还是去做一个无神论者,或者不可知论者——不...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是一幅边缘知识分子的肖像速写:他无力做出任何原创性的工作,满足于躲在“伟人”的羽翼下享受庇荫。另一方面,他的神经质,他的焦虑,让人怀疑他对这种“伟大”缺乏真正的信心,至少,缺乏某种历史的眼光。

评分

哎?我记得我标过阿

评分

浓缩版甘阳

评分

真是雄辩呐!

评分

重读了当年不喜欢/难以理解的第一章。部分打脸。部分仍然觉得不feasible。【吸引我的反复出现的四个字只有:“追寻完美”(的心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