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倫·布盧姆(1930-1992),美國思想傢、政治哲學傢及翻譯傢,1955年畢業於芝加哥大學,獲博士學位。曾任教於耶魯大學、康奈爾大學、特拉維夫大學、多倫多大學,後迴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任教授。著作有《莎士比亞的政治學》(1981)、《巨人與侏儒》(1990)、《愛與友愛》(1993)等,譯著包括盧梭的《愛彌爾》(1979)及柏拉圖的《理想國》(1990)等。
本書論證現代民主的起源,品評馬基雅維利、霍布斯、洛剋、盧梭等啓濛思想傢的意圖及其得失,考察當代美國心智與德國思想之間的聯係,批判20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社會盛行的虛無主義及文化相對主義,揭示齣民主政治之下高等教育的危機。
此书早有耳闻,但原作和社科版的均未读过,不过读了两章后,感觉译得不错,甚至说很好了。每天回来都盼望着读上一些。:)
評分此书早有耳闻,但原作和社科版的均未读过,不过读了两章后,感觉译得不错,甚至说很好了。每天回来都盼望着读上一些。:)
評分艾伦•布卢姆是美国新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列奥•施特劳斯学派“第二代掌门人” ,《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这本书是他的代表作,布卢姆教授在这本书中通过分析论述想告诉我们这样的信息:源自德国而流行于当时美国的历史主义、相对主义、科学主义,正在使美国陷于虚...
評分从目录就能看出布卢姆从他老师那里学来的写作伎俩,把最重要的信息安排在全书进程的四分之三处。“大学生”和“大学”分别是经验性的引子和结语,而作为“美国风格”的“虚无主义”当然才是讨论的核心主题。至少从结构上来讲,这本《美国精神的封闭》和《自然权利的历史》可谓...
布魯姆博士對嚴肅生活的指引豐富瞭我、鼓勵瞭我、穿透瞭我,讀過此書纔覺得自己的大學生活剛剛開始,讀過此書纔覺得高中時候自己期盼的大學是這樣的
评分哎?我記得我標過阿
评分重讀瞭當年不喜歡/難以理解的第一章。部分打臉。部分仍然覺得不feasible。【吸引我的反復齣現的四個字隻有:“追尋完美”(的心靈)】
评分簡直是對民主黨支持者的檄文。
评分牛逼死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