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布•里曼是荷兰著名文化哲学家,是尼克萨斯研究院的创立者和院长。尼克萨斯研究员致力于在社会、哲学和艺术范畴研究西方文化遗产,旨在激励西方文化与哲学的思辨。目前研究院已成为欧洲人文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本书由三篇随笔组成。第一篇是追寻托马斯•曼。德国作家托马斯•曼被称作是欧洲文明的象征,一位被遗忘的理想主义者,也是真与善永恒的追求者。第二篇是对当前问题的哲学反思。假想在斯宾诺莎、歌德、尼采和萨特间展开的关于知识的地位及其作用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哲学对话。最后一篇则是关于勇敢。通过苏格拉底的审判案,被纳粹折磨杀害的意大利学者利奥尼•金斯伯格的事例来诠释勇敢。
读了《精神之贵——一个被忘却的理想》这本书。感受颇深。 每个人都追逐“财富、名利、感官享受”。但这些欲望永远无法带来恒久的幸福与心灵的宁静。 真理与自由总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失去自由的人无法活在真理之中。 喜欢!
评分推荐一段美文: 我们这位“无知的傻子”在云端生活了7年之后会有什么收获呢?他发现了 悲观的人文主义,看到人类的生存充满了悲剧和缺陷。疾病与死亡是人生 的一部分,是我们无法拒绝的,但它们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历 程,这些是理性不能赋予我们的。但与此同时,他...
评分 评分本书是荷兰随笔作家和文化哲学家罗布• 里曼于2009年在耶鲁大学出版的 《精神之贵:一个被忘却的理想》的中译本。作者在读书中激活了过去伟大思想家们的对话,如赋予尼采思想以新的活力,重现苏格拉底在雅典受审时的情景和他在西方哲学中有重要意义的那篇演说等等。以此,他...
评分泛泛而谈的一本书,虽然偶有金句闪现,但总体上是说教大于论证。全书观点层次不够鲜明,且缺乏严密论证的支撑,对所推崇的几位大家的分析有符号化的嫌疑,没有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当然,也许是我水平还不够,get不到妙处
评分挺不错的一本小书,读的时候颇让我感动。这个寒假读读《魔山》
评分“只要语言还为人们广泛使用,只要'我们能一直跟旁人说话',那么文明就有一线希望,对真理的追求就存有一线希望。”
评分短小精悍,如果,本身就从苏格拉底,柏拉图歌德,康德,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们的作品中汲取过精神食粮,那肯定依旧能在这本书里获得共鸣,可能前人在这方面已经说得够全面了,在早已不提精神,灵魂的世界里再来提这些,就已经是种立场,以至于作者不需要有多么系统的阐述了。
评分1933年3月,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同伙完全控制了德国。3周前,女孩子们还为某个男老师神魂颠倒,可是三周后,她们却去检举那位老师,因为他禁止学生在上课前说“希特勒万岁”。不到3个星期,他们全都变成了真真正正的纳粹份子,那时我大约15岁,从此以后,我不再抱任何幻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