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討論近代經典淡齣之後中國史學的轉變與延續,偏於學術走嚮、風格和方法的探索。
全書以“經典淡齣之後的讀書人”為引論,上篇側重學術的履跡,在清華國學院和“古史辨”學派的個案探討之後,概述1949年後六十年來中國史學的轉變與延續。雖以機構、流派和學科發展為對象,仍盡可能將學術追求和研究方法落實在梁啓超、吳宓和顧頡剛等具體的當事人之上。下篇則通過學人看學術,立足於拾遺補闕,具體討論章太炎、鬍適、陳寅恪、傅斯年一些為他人所忽視或誤解的史學見解和研究思路。
今日在亚马逊购买此书时,发现一位网友的评语,窃以为颇值得玩味,便欲与诸君共享。 评语的原话为:”收的文章都不能和作者成名作品相提并论,而且频频炒冷饭,已然江郎才尽;本书凸显出一个问题,即作者虽然还是从前的作者,但是时代已经不再是他的时代,实在不...
評分学术史:学人的隐去与回归 在近年的中国,“学术史”颇有些异军突起的感觉。不过,这恐怕是一个不那么“与国际接轨”的现象。我们最希望“接轨”的“国际”,正类我们曾特别想要“进入”的“世界”,其实是以所谓“西方”为主导的。在那个“国际”或“世界”里,不论是在史...
評分按: 这里说的一位网友就是在下 ,哈哈 ! 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 北京青年报 ◎刘宪阁 尽管署名的专栏偶尔亦出现在《南方周末》这样的大众媒体上,但是对普通读者来说,除了知道罗志田是位历史学教授外,大概谈不上什么深入的了解,甚至还可能觉得,这位老先生的文字不太...
評分学术史:学人的隐去与回归 在近年的中国,“学术史”颇有些异军突起的感觉。不过,这恐怕是一个不那么“与国际接轨”的现象。我们最希望“接轨”的“国际”,正类我们曾特别想要“进入”的“世界”,其实是以所谓“西方”为主导的。在那个“国际”或“世界”里,不论是在史...
評分今日在亚马逊购买此书时,发现一位网友的评语,窃以为颇值得玩味,便欲与诸君共享。 评语的原话为:”收的文章都不能和作者成名作品相提并论,而且频频炒冷饭,已然江郎才尽;本书凸显出一个问题,即作者虽然还是从前的作者,但是时代已经不再是他的时代,实在不...
《自序》部分尤其值得研究學術史的關注,(1)反思“研究綜述”式的學術史;(2)反思“學人淡齣”的學術史。但是,論文質量確實不如以往啦。。。
评分精彩!其中數篇如論六十年來史學、讀陳寅恪隋唐兩劄記,尤值反復玩味。讀羅大師文字常常後給人一種瞬時“提升”的愉悅感,仿佛坐索道到瞭山巔。然仔細思量,這種“提升”的落實,還需自熟悉材料中來。
评分老教授誌在提高,無意普及,行文又追摹陳、傅,有錶有裏,尤重「對手方」,故各篇文章都有味道。有人說此書是炒冷飯,但書中有的文章是近十年前寫就的,本就不是新作品,何來冷飯?
评分翻過。
评分精彩!其中數篇如論六十年來史學、讀陳寅恪隋唐兩劄記,尤值反復玩味。讀羅大師文字常常後給人一種瞬時“提升”的愉悅感,仿佛坐索道到瞭山巔。然仔細思量,這種“提升”的落實,還需自熟悉材料中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