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

追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宇文所安,一名斯蒂芬•歐文。1946年生於美國密蘇裏州聖路易斯市,長於美國南方小城。1959年移居巴爾的摩。在巴爾的摩公立圖書館裏沉湎於詩歌閱讀,並初次接觸中國詩:雖然隻是英文翻譯,但他迅速決定與其發生戀愛,至今猶然。1972年獲耶魯大學東亞係博士學位,隨即執教耶魯大學。二十年後應聘哈佛,任教東亞係、比較文學係,現為詹姆斯•布萊恩特•柯南德特級教授。有著作數種(其中《初唐詩》、《盛唐詩》、《迷樓》、《追憶》等已被譯為中文),論文多篇。其人也,性樂煙酒,心好詩歌。簡脫不持儀形,喜俳諧。自言其父嘗憂其業中國詩無以謀生,而後竟得自立,實屬僥幸耳。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美] 宇文所安
出品人:
頁數:174
译者:鄭學勤
出版時間:2014-3
價格:35.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8048059
叢書系列:宇文所安作品(精裝)
圖書標籤:
  • 宇文所安 
  • 文學 
  • 詩歌 
  • 海外中國研究 
  • 古典文學 
  • 中國文學 
  • 文論 
  • 學術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宇文所安最富盛名、最“成功”的代錶作,是其嘗試把英語“散文”(essay)和中國式的感興進行混閤而造成的結果。初版於1986年。作者從汗牛充棟的古典文獻中揀選瞭十數篇詩文,齣其不意地將它們勾連在一起,通過精彩的閱讀、想象、分析與考證,為我們突顯瞭一個中國古典文學的經典意象和根本性的母題:追憶。

作者認為,作為一個含蘊豐富的思想和藝術行為,追憶不僅是對往事與曆史的復現與慨嘆,也寄寓著儒傢知識分子追求“不朽”的“本體論”焦慮;更體現瞭 “嚮後看”這一延續瞭幾韆年的中國文化的傳統和思維模式。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九五年左右的时候,看到这本书,后来曾一直寻找此书,终于在前几年才买到。 对于中国的古诗,有几种读法,我老人家的随手翻翻是一种品读,即随意读两首,闲来品品滋味。还有一些属于学读,即为了学到知识而读,把注释和点评都读了,尤其是点评,或学校老师的讲解,重在培养读者...

評分

《追忆》是一本关于回忆的书,宇文所安尝试把英语的essay和中国式的感兴进行混合,读《追忆》可以于怡然间获得审美的快乐,亦可求得另一种感受古典文学的思路,既是相当愉悦的审美体验,同时又随处可见思辩的火花。 《庄子 至乐》篇借骷髅之口,直言活人不能知死人之乐,以此...  

評分

1509年,37岁的王阳明葬好了三具骸骨,对着坟冢感叹说「我念你们三人客死蛮地无人殓尸才前来埋葬,却引起了自己无尽的悲恸」。 那里没有别致的楼宇,没有吴地的车马与山水,王阳明的这次葬客,更像是告别对文明世界所有寄托的一场仪式。在后人看来,这个被定格了的瞬间显然还...  

評分

我要不开书店啊,一辈子都不会读这样的书。宇文所安要不是田晓菲的老公,我才懒得理会。 读着读着,我在想,一个美国人,如此迷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得如此的想象力,文字也如此的中国思维,让我确信,转世是不分国界的。漂亮又有气质的田晓菲嫁给宇文所安,这个归宿一点都不偏...  

評分

1509年,37岁的王阳明葬好了三具骸骨,对着坟冢感叹说「我念你们三人客死蛮地无人殓尸才前来埋葬,却引起了自己无尽的悲恸」。 那里没有别致的楼宇,没有吴地的车马与山水,王阳明的这次葬客,更像是告别对文明世界所有寄托的一场仪式。在后人看来,这个被定格了的瞬间显然还...  

用戶評價

评分

全書主旨,從文本齣發,追憶往事中潛藏的欲望,有些論述還是覺得很勉強,有點拿論據硬套觀點。翻譯優美流暢,為書增色。

评分

西方的思辨與中國式的感興的融閤,從中國古典文學中對不朽的期望入手,從古典文獻中追溯古典文學的追憶傳統。每一個人、每一個時代嚮過去的探尋、對自身的追憶,都是企圖將以前與以後的世界聯結在一起,是對時代也是對自身的復現,是期望得以在盛衰榮枯的循環反復中,發現並寫下永恒的自我。

评分

全書主旨,從文本齣發,追憶往事中潛藏的欲望,有些論述還是覺得很勉強,有點拿論據硬套觀點。翻譯優美流暢,為書增色。

评分

如果說文學之妙在於交通人心的話,那這部作品本身和它提及的那些古典小詩確實傳達齣瞭心領神會的共鳴。對於文學懵懂無知,我也不知這部作品是文學理論的闡發還是文學史的另類書寫。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它把那些熟悉的詩文從曆史的附庸中打撈瞭齣來,重新檢視,發揮齣瞭它們本身的主體性。宇文先生捕捉到瞭那些詩歌背後隱秘的一種作用過程和機製,骨骼、斷片、綉戶…作為媒介,發現瞭熟悉那些詩歌的讀者從未意識到的一種情感肌理。

评分

時間是我們領悟存在的境遇,它以流淌的光亮昭顯幽深處的晦暗;對於這晦暗的不斷企及拓開瞭一個迴憶空間;在這個空間中,無論是曆史復踏的機械運轉,還是私己追憶的強迫重復,都在冥冥之中被打上存在的烙印。這個烙印有一個宿命般的空洞,對於這空洞不斷的增補編織成詩,編織成西西弗斯的去-在。這本書的選題平俗而動人,最初就像一塊圓潤細膩的琥珀,極易上手把玩,又在把玩中為樹脂所包裹;隨著入林漸深,掛角的羚羊投下陰影,追溯的無端、欲望的瘢痕、想象和實在的裂口也漸漸浮現。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