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革命

科學革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作者

勞倫斯•普林西比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科學技術史係和化學係教授。主要研究早期化學史、煉金術史。由於對科學史研究的卓越貢獻,被授予培根奬章。另著有《火中試驗煉金術:斯塔基、玻意耳以及海爾濛特派化學傢的命運》(2002,與W.R.紐曼閤著)、《雄心勃勃的煉金術士: 羅伯特•玻意耳和他的煉金術探索》(1998)。

序言作者

吳國盛 生於1964年。北京大學理學學士(1983)、哲學碩士(1986),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博士(1998)。1997年獲破格晉升,成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最年輕的研究員,1999年迴到北京大學哲學係任教。現任北京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研究中心主任。著有《科學的曆程》《時間的觀念》《希臘空間概念》《現代化之憂思》《反思科學》等。

出版者:譯林齣版社
作者:[美國] 勞倫斯•普林西比
出品人:
頁數:288
译者:張蔔天
出版時間:2013-12
價格:25.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4745185
叢書系列:牛津通識讀本
圖書標籤:
  • 牛津通識讀本 
  • 科學史 
  • 科普 
  • 科學哲學 
  • 科學 
  • 曆史 
  • 自然科學 
  • 通識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牛津通識讀本》叢書新品,帶你重返哥白尼、伽利略、牛頓的時代

★科學史傢、美國教學公司“名課”(The Great Courses)主講人勞倫斯•普林西比著

★勾勒科學革命的精彩麵相,破除科學史上的迷霧

★《科學的曆程》作者、北京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研究中心主任吳國盛 推薦

16和17世紀,人們對自然世界展開狂熱探索,是為“科學革命”時期。或是齣於宗教熱情,或是齣於實際需求,或是齣於名與利的前景,或是僅僅齣於求知的欲望,各色思想者和實乾傢探究並重新審視著身邊的世界。哥白尼、伽利略、牛頓,這些人類整個科學史上最為耀眼的星辰,以及其他許多雖無盛名卻同樣重要的人物,不停地給齣、拋棄、再給齣各種解釋體係。

在這本極簡介紹中,勞倫斯•普林西比探索瞭科學革命時期天體科學、地球科學、物質與運動科學以及生命科學領域激動人心的革新與發展。在敘述中,作者采用瞭曆史人物本身的視角,突齣強調瞭他們的背景、環境、推理與動機,破除瞭科學史上的種種陳腐迷霧。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以一本小册子的篇幅讨论“科学革命”这个大话题有点困难,不过我还是觉得这本书少了一些不应该少的东西: 1. 科学革命过程中的观念变迁写的还是太少。这本书强调了不少观念的延续性。但观念和思想的革新和转折反而写的很少。特别是我不太明白为什么不提经验主义和实验方法这两...  

評分

1. the knowledge pool 人类文明的发展虽说最显眼的是物质繁荣,但是物质的繁荣是建立在人类所形成的精神文明的基础上。可以说,人类发展的过程创建并不断填充一个knowledge pool,类似一个人类知识的云存储。最初,人类仅仅只能根据自己的日常经验,缓慢地积累一些正确的或错...  

評分

此书非常好读,译者译笔极流畅,原本以为会很枯燥的,结果竟是在地铁上看的差点踩进了自动门的gap。此外插图很详细,妙趣横生,插图本身就是很好的艺术品。 这本书很符合我对历史的看法:历史是很复杂的,事件背后的真相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甚至可以说历史不存在真相一说。很...  

評分

文/吴情 “这件事听起来不怎么科学。”“多多少少得信一点科学。”我们今天常常会把“科学”一词挂在嘴边。其实,在有意无意之中,这里的“科学”与“理性”、“实际”等概念相互纠缠。那么,“科学”一词何以在语言之中广泛渗透呢?这不得不追溯到几百年前的“科学革...  

評分

这本书反复强调不要把1500-1700的那些科学家想象成与基督教抗争的斗士,需认识到这场【革命】有与中世纪内在的连续性。 我想这种历史观非常有必要但总是被人忽略,说到一场“革命”,比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浪漫主义运动、工业革命等等,虽说存在知识和理念的大爆...  

用戶評價

评分

天文學傢抱大腿技術真是嘆為觀止~

评分

勞倫斯•普林西比在《科學革命》這本小書中,試圖講述發生於16、17世紀的科學革命的故事。在作者的筆下,這並不是一個單一的、綫性的故事,而是一個充滿守舊與創新、激情與焦慮的多維故事集。在這一變革的時代,有四個關鍵性的事件起到瞭關鍵的作用:人文主義、活字印刷術、地理大發現和宗教改革。

评分

我要對譯者進行十足的贊揚,在閱讀過的這麼多本牛津通識讀本中這本書的翻譯最為流暢。 科學性是什麼?是正確麼?我覺得今天的我們早就應該拋棄這些狹隘的觀點。是不是隻有正確的東西纔是科學的東西呢?是不是科學的東西就一定是正確的東西?

评分

中文序:"以寥寥數萬字的篇幅,把...如此之多的綫索組織起來...是本書的長處和特色。我相信,多年來深受實證主義及輝格式科學史影響的中國讀者...會有眼前一亮的感覺。"我拜托這位姿勢分子,大陸讀者和"實證主義"以及"輝格史觀"這些高級貨有半毛錢關係?不過這評價不算全錯:可理解為本書不是給浸淫在"資産階級反動學術都是曆史垃圾"的中特主義及革命史觀的人寫的。且不說曆史上宗教和科學發展的交互推動,雖說步入現代宗教雖然確實已不再是中世紀以來直至近代的自然科學的主要推動力,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宗教對於現代人來說就是精神毒藥:現代科學理論越來越將"人性"放在次要位置。所以現代人更應該從其他地方重塑對人的關懷與對真理的堅持。ps最後提到的"國際通信"的雛形,讓我覺得窪地還修長城的,學界都涼透也不過是德匹下。

评分

講瞭1700-1900年間的科學,而非廣義上的“科學革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