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安克
1968年生于德国汉堡,1996年毕业于汉堡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2002年取得WALDORF教育学校教师资格。1992—1994年作为国际交换生先后在东南大学,广西农业大学学习。
从1999年起,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桂林、河池等民族地区进行志愿教育工作,义务为当地学生讲授汉语普通话、艺术及科学类课程。现为广西河池地区东兰县板烈村板烈小学义务教师。
2003—2013年,在板烈小学开展教育活动,让学生观察、感受、用艺术创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带领学生创作了电视剧《和平剑》《心镜》等作品,通过与学生共同创作来培养儿童的归属感和自我成长的力量。
其教育研究文章先后结集成《与孩子的天性合作》《是什么给我力量》《非目的的行为》《是什么带来力量——乡村儿童的教育》。其中,《与孩子的天性合作》已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此外,卢安克利用课余时间翻译了大量德文教育著作。译作包括:《适合儿童的成长》《孩子成长的力量》《适合年龄的教育》《适合人类的教育》《适合人类的教育(补充)》《精神科学》《怎样培养直觉能力》《直觉作为研究手段》《通过教育去治疗》《适合人类的社会》等。
乡村留守儿童最缺少的不是钱,不是被接到一个发达但陌生的世界,而是缺少一个属于自己的、像一个熟悉的家一样的地方。他们更缺少的是一个长久、稳定、只属于自己或自己班级的、比哥哥更有权威的大人在身边。这个权威需要给他们一个能用上自己的感受的机会,要能让他们与权威共同创建自己的环境和文化。他们需要的是根据真实感受,而不是根据胡乱发挥的想象而来的创作。这本书想介绍的就是在这方面的一些经历和观察。¬——卢安克
1.卢安克组织的关于孩子们的活动。乡村孩子动手能力很强,这些活动,又是很贴近他们的生活,同时可以改变他们的生活的。特别是到了后来,修水坝拆水坝,拍电视剧。这对一个乡村孩子的生活来说,不但能够让他锻炼许多技能,具有史诗般的意义,足以让他在以后的许多年里,都拥有...
评分卢安克,现在叫蒙老师,始终是微笑的脸孔,露出整齐洁白的牙齿,瘦高的个儿,和他封面上的照片是一样的,四月三日的天气,我还穿着保暖的抓绒外套,他已经是无袖的背心,露出瘦瘦的胳膊。 长沙。 他很友好,也很认真地倾听,偶尔表达一下他的看法,比如,“不一定需要改变(...
评分自己也做公益多年,深入山区现场之时也遇到了很多和卢安克遇到的一样的问题。很多并不“懂事”的志愿者,带着自己的所谓热血,只是短短的几天时间,就想要改变乡下的教育环境。 而卢安克没有说要改变教育环境,只是真正地溶入了那个环境,做着一般人看来豪无意义...
能感受到作者的对教育所花的心思,可是估计编著的水平有限,没能很有逻辑和条理表达出来
评分看完了,和我“预想”的内容很不一样,感觉很复杂,说不好到底是个什么观感。
评分卢安克的意义可能更大,可是唤不醒这个睡在槽里的国家。
评分基督的精神更帮助他人,佛的精神更帮助自己。
评分卢安克的教学理念对做教育创新的实践者来说已经不能算新鲜,难得的是他在乡村地区的长期探索和实践,所以全书最有意思的部分是那些教学活动设计和实践记录。另外,书中卢安克的自我反思比比皆是,有时甚至到了琐碎的程度,让我会想这是多么纠结而又多么真诚的一个人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