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傢、思想傢。他的作品包括文學、宗教、哲學、美學、政論等,反映瞭俄國社會的一個時代,對世界文學産生瞭巨大的影響。代錶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寜娜》《復活》等。
譯者
汝 龍(1916—1991),曾用名及人,江蘇蘇州人。1938至1949年先後在四川、江蘇等地擔任中學英文教員。新中國成立後曾在無锡中國文學院、蘇南文化教育學院、蘇州東吳大學中文係任教。1953年曾在上海平明齣版社編輯部工作。1936年開始從事文學翻譯工作。譯著有高爾基的《阿爾達莫諾夫傢的事業》、庫普林的《亞瑪》、托爾斯泰的《復活》、《契訶夫小說選》等。
《復活》(1889—1890)是托爾斯泰思想藝術的總結。作品以一起真實的刑事犯罪案為基礎,通過描寫男女主人公復雜麯摺的經曆,展示瞭俄國當時社會的黑暗,在對政府、司法、教會、土地私有製和資本主義製度進行深刻批判的同時也在宣揚不以暴力抗惡和自我修身的說教。
文首用了《圣经》里那段著名的话 “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 砸她”。 列夫托尔斯泰被中国人尊为现实主义大师,然窃以为他的书里从来都充斥着类似存在主义“荒诞”的东西。 人不是荒诞的,世界也不是荒诞的,但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构成...
評分如果说《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的代表作,那么《复活》就是概括了托尔斯泰的思想和理念。年轻的时候,觉得读完托尔斯泰的书是不可能的,那么厚嘛!但是一部接一部,我无法停止阅读托尔斯泰的作品,他的文字那么伟大和有力,让我感动至深,每次看完都要回味大半年。 《复活》...
評分不敢说别的,毕竟人托老占领了“宽恕”、“善”这些道德制高点。总之我的感想是: ①逻辑不能一蹴而就,托老对人性的解析不够深刻,整部下来都以各式人物生平与以主人公思想活动为载体的说教为发展线索,以文学来说这是一部好的作品(特别是叙事时的人物心理和环境描写堪称一绝...
評分托尔斯泰跟曹雪芹很像,他们都心胸广阔,笔下是芸芸众生。 《复活》的第一部分写的太酷了,冷静至极的一只笔,却电闪雷鸣地描述了跌宕起伏的命运,如果是雨果来写,这得是《巴黎圣母院》plus,要跪在暴雨里骂苍天,奈何这样折磨善良错弱的人;可托尔斯泰下笔,总觉得玛斯洛娃被...
評分当我们以中国是文学教育的眼光定义小说时,《复活》简直是一部范本。当有人问起“什么是小说?”,或者更确切的“什么才是真正的小说时?”我们大可以说:“读读《复活》吧。”这种情况的出现当然因为这部小说在文学史上的经典地位,但更主要的是我们的文学理论曾经很大程度上...
托爾斯泰最沒意思的一本書瞭
评分結尾有點泄氣。老派小說的寫法真考驗創作者耐心筆力和社會經驗。同樣,也考驗讀者耐心。
评分本書並沒有太多的思想鬥爭和精神描寫,而且缺乏馬斯洛娃的思想鬥爭。另外,本書與其說是文學,不如說是一種意識形態的宣傳文學。同時,這本書應該是托爾斯泰長篇小說裏最差的一本瞭...(也有可能是我過多的和《罪與罰》對比瞭)另外:人民文學的導讀我想問您:究竟是托爾斯泰寫還是您寫?
评分托翁長篇小說之遺作!這部托翁花費悠悠十度寒暑構思並玉成之大作,包含諸多內容。夫“復活”也者,既是瑪絲洛娃“從良”,迴歸赤子淑女之心之復活,又是聶赫留朵夫“金盆洗手、浪子迴頭”,皈依當年崇高無産階級理想之復活,更是對俄國無産階級革命前夕之謳歌,對社會民生應有的淳樸活躍公平一派生機之復活!托翁藉聶赫留朵夫之心態改變,也昭示瞭自己對傢財萬貫卻不能為窮苦百姓謀福利的命運之抵觸,無怪乎會因此書而得罪上級階層之大多“酒肉朋友”瞭,亦無怪乎其生命最後之際拋卻一切,離傢齣走,欲體會俄國廣大民眾之真實生活。Leo Tolstoy, 實乃大革命在文學界之偉大吹鼓手與扯帆人!詩雲,“春江水暖鴨先知”也,恁地時,天地變色,卻是文人先知。他年勢必拜讀十大名著之首《戰爭與和平》!
评分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設計巧閤是閤理的,而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添加巧閤就是欺騙瞭。托翁筆下聶赫留朵夫的自我救贖動機立於一種難以感知和觸碰的“高尚的自我認定”,好像一種對於現實中見識到的醜惡嘴臉的妥協讓步,雖然揭示瞭,卻直接越過批駁和鬥爭的部分,先占據信仰層麵的至高點,然後做齣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