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凯鲁亚克(1922-1969),1922年3月12日出生于马萨诸塞州洛厄尔,父母为法裔美国人,他是家中幼子。他曾在当地天主教和公立学校就读,以橄榄球奖学金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结识艾伦·金斯堡、威廉·巴勒斯和尼尔·卡萨迪等“垮掉的一代”。
凯鲁亚克大学二年级退学从事文学创作,并辗转于美国海军和商用航运公司等处。1950年,第一部小说《乡镇和城市》出版。1957年的《在路上》问世后,他成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言人,跻身二十世纪最有争议的著名作家行列。 他还著有《达摩流浪者》、《地下人》、《孤独的旅人》和《孤独天使》等作品。
1969年10月21日,凯鲁亚克在佛罗里达圣彼得堡去世,享年47岁。
我做的一切,我写的一切,都基于某种信仰的改变……个人的信仰由他自己决定。 ——凯鲁亚克
《杜洛兹的虚荣》有一种强烈的、“浮夸”的生动感。 ——《新政治家》
《杜洛兹的虚荣》为杰克·凯鲁亚克生前的最后一部半自传体小说,记录了1935年到1946年间年轻的凯鲁亚克(杜洛兹)在洛厄尔和纽约的生活,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商船、海军基地、监狱等地的冒险经历,并体现了出身贫寒家庭的凯鲁亚克在青年时期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以及他不向世俗妥协、向往自由的桀骜个性。
作者在书中强调的一点是:无论在任何一个时期,他都没有放弃想要成为一名优秀作家的梦想。他在赛场和社会所遭受的不公和挫折反而激励他刻苦读书、努力创作。他的经历成为他创作的灵感来源和写作素材,在书中生动地展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社会的大环境以及各类人(尤其是底层人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也从另一方面解释了“垮掉派”形成的背景和起因。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凯鲁亚克对我来说也是绝缘的作家。读过几本书也是硬读,只是想了解一下垮掉的一代文学。包括对凯鲁亚克的好基友斯奈德和其他同类嬉皮作家我也无感,即使是那些描写自然提倡自然伦理这些书也感觉怪怪的。毕竟中国文学的自然观是陶渊明和王维而不是寒山。(寒山被垮掉一代追捧这个点一直搞不懂。)包括近些年很火的比尔·波特也是。毕竟那个混乱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读者很难找到共鸣吧。相对垮掉的一代我更喜欢迷惘的一代作家,好像市面上也更流行些,究其原因,当下中国的社会和上世纪美国那个迷惘的时代有些相似之处吧。遗憾的是中国还没有出现一个像海明威或者菲茨杰拉德那样写尽一个时代的大作家,消费的还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欧洲思想为基础的那些老套。其实日本也是,表面上好像发展出独特的文化语境,其实还是在重复欧美俄。也许泡沫破灭后会出
评分万物皆可泣
评分卧槽,这本很不一样,很棒。就像凯鲁亚克的那个追忆似水年华计划一样,但不是意识流。
评分读凯鲁亚克就像在嗑瓜子 越吃越咸 还忍不住一直吃 直到有点上火 才去洗手 对一句话很有印象 春天是疯子的笑声 读完这句话不自觉得呆住了 有点儿质疑人类的繁衍 如果停止分娩 我们将得到什么?宇宙的寂静 人类消失的世界
评分从青年时代起凯鲁亚克就漂泊在路上了~我向往的生活方式是不是早年受到他的影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