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想象自然事物的“灵光”。——瓦尔特·本雅明
国内第一本全面、细致、系统的城市自然笔记
12个月美妙文字记录,545张牵动人心的自然精灵摄影
采撷每一个人身边最朴素、最日常的博物生活之诗
“如果你要问我,盛夏之美的极致凝于何处,我会毫不犹豫告诉你,是凤蝶在你耳边划过的风;还有它们的翅膀洒在石板路上时闪时现、或肥或瘦的灰色碎影。”
这是一本城市自然笔记,每一页都有花朵与生灵飘然而出。作者用两年多时间,记下身边每一季草木的开花与结果,昆虫的踪迹,鸟儿清晨彩色的歌声,午后蝴蝶翅膀掀起的空气,追寻着自然世界里凝结的片刻灵光。涂昕笔下的文字,正如她的豆瓣网名“热带植物”,浓郁、热情而明亮,带着草木勃发的气息,还有对自然最纤微细致处的温柔回应。
更难得的是,这不仅仅是一份十二个月的自然观察,还描述了许多对自然有独特感受的作家,一些“通晓植物灵魂”的人:普里什文、纳博科夫、梭罗、沈从文……
涂昕,1982年生于重庆嘉陵江畔。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硕士,南京大学现当代文学博士。着迷于博物学,此生愿以文字、镜头和画笔细细记录天地万象的丰美多姿,向生命的诗意和庄严致敬。
豆瓣ID:热带植物 http://www.douban.com/people/whaletutu/
张爱玲评倪弘毅的《重逢》一诗时说,“诗的末一句似是纯粹的印象派,作者说恐怕人家不懂:你尽有苍绿。但是见到她也许就懂了,无量的“苍绿”中有安详的创楚。”苍绿一词现在看来也许有点难以理解,但也许“见到她也许就懂了”。读涂昕的《采绿》时立即想到这句“你尽有苍绿”...
评分张爱玲评倪弘毅的《重逢》一诗时说,“诗的末一句似是纯粹的印象派,作者说恐怕人家不懂:你尽有苍绿。但是见到她也许就懂了,无量的“苍绿”中有安详的创楚。”苍绿一词现在看来也许有点难以理解,但也许“见到她也许就懂了”。读涂昕的《采绿》时立即想到这句“你尽有苍绿”...
评分张爱玲评倪弘毅的《重逢》一诗时说,“诗的末一句似是纯粹的印象派,作者说恐怕人家不懂:你尽有苍绿。但是见到她也许就懂了,无量的“苍绿”中有安详的创楚。”苍绿一词现在看来也许有点难以理解,但也许“见到她也许就懂了”。读涂昕的《采绿》时立即想到这句“你尽有苍绿”...
评分1、 小时候在农村生活,关于植物的认识,大多是来源于我奶奶。 比如有一只开紫色花的基本上是伏地生长的植物,我奶奶叫它婆婆丁。我也一直这样叫。直到我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其实它们就是蒲公英。 还有一种,叫马泡的植物,藤蔓生的,长在玉米地或者黄豆棵下面,结出碧绿的袖珍...
评分1、 小时候在农村生活,关于植物的认识,大多是来源于我奶奶。 比如有一只开紫色花的基本上是伏地生长的植物,我奶奶叫它婆婆丁。我也一直这样叫。直到我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其实它们就是蒲公英。 还有一种,叫马泡的植物,藤蔓生的,长在玉米地或者黄豆棵下面,结出碧绿的袖珍...
色彩迷恋者,植物与昆虫的铁杆爱好者,天真炽热执着的博物情怀。细节丰富无比,文字绚烂,描画自然工笔写意俱佳。照片精致,图文并茂,阅读成为一场华美的盛宴。
评分毫无文采...
评分大概是心不静,难以逐字逐句地将书全读完。
评分太美了!只是浩繁的自然,要用优美的笔法写出来有些条目感
评分这本不错,闲时读读,文字得体温柔,笔触很清新。夏日的傍晚读很合宜。给二代目们当故事讲一讲也不错。如果再版时做成精装应该体验会更好些。啊居然是豆瓣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