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899-1986)
阿根廷诗人、小说家、评论家、翻译家,西班牙语文学大师。
一八九九年八月二十四日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少年时随家人旅居欧洲。
一九二三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一九二五年出版第一部随笔集《探讨集》,一九三五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恶棍列传》,逐步奠定在阿根廷文坛的地位。代表诗集《圣马丁札记》、《老虎的金黄》,小说集《小径分岔的花园》、《阿莱夫》,随笔集《永恒史》、《探讨别集》等更为其赢得国际声誉。译有王尔德、吴尔夫、福克纳等作家作品。
曾任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文学教授,获得阿根廷国家文学奖、福门托国际出版奖、耶路撒冷奖、巴尔赞奖、奇诺•德尔杜卡奖、塞万提斯奖等多个文学大奖。
一九八六年六月十四日病逝于瑞士日内瓦。
演讲集。一九七八年五六月间,博尔赫斯在阿根廷贝尔格拉诺大学讲授了五堂课,分别以书籍、不朽、伊曼纽尔•斯威登堡、侦探小说以及时间为题。主题看似宏大抽象,作者另辟蹊径,带给读者全新的思辨体验:从口述传统角度谈论书籍的历史,以诗歌为切入点分析不朽的意义,借斯威登堡谈生与死的哲学命题,把侦探小说誉为混乱文学时代里的拯救者。五堂课统以“时间”这个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贯穿始终。
《书籍》 书籍是记忆和想象的延伸。 追思梦想和回忆往事能有什么区别? 人们对书籍的评价的历史: 1 口头语言的替代物 毕达哥拉斯:不写作,不愿受书面语言的束缚;弟子有自由继续思考;时间是周而复始的理论 神秘哲学喀巴拉:不是为了让人理解,而是为了让人去诠释,为了激励...
评分篇篇璀璨耀眼,臻于完美的小品文/课堂讲稿,哈佛诺顿六讲的前传。这些萦绕老爷子一生的主题:书籍、阅读、不朽、永恒、天国、地狱、智慧、艺术、小说、时间、回忆、身份、遗忘……回顾书籍的观念史,抒发寻求智慧与幸福的书之爱和提倡快乐地阅读;畏惧和嘲解个体的不朽,更豁达...
评分《不朽》 博尔赫斯对不朽的观点是无私的,正能量的。我们不朽,不是以个人的存在不朽,而是以“普遍的方式永恒”。 自我是无关紧要的,他也不在乎能活到什么时候,是否能以灵魂独立于肉体存在的形式不朽,不在乎名字是否能被后人记住,甚至厌烦了自己的存在,”我腻烦我自己...
评分《书籍》 书籍是记忆和想象的延伸。 追思梦想和回忆往事能有什么区别? 人们对书籍的评价的历史: 1 口头语言的替代物 毕达哥拉斯:不写作,不愿受书面语言的束缚;弟子有自由继续思考;时间是周而复始的理论 神秘哲学喀巴拉:不是为了让人理解,而是为了让人去诠释,为了激励...
评分这一本让我开始去了解博尔赫斯思想的深度。谈论书籍,谈论不朽,谈论时间和空间。每一篇所传达的都是“博尔赫斯”。而其中,《书籍》是我能想到的“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最贴切的答案——“书籍是记忆和想象的延伸”,“书是人们能够享受到的一种幸福”,“书里仍然保持着某...
「在我们这个混乱不堪的年代里,还有某些东西仍然默默保持着传统美德,那就是侦探小说。」「我要说,应当捍卫本不需要捍卫的侦探小说,因为这一文学体裁正在一个杂乱无章的时代里拯救秩序。」
评分在中学时代,我极度反感作文里的“引经据典”,引用者把自己包装成作者的信徒,将他与苏东坡、李清照们“神交”的过程朗诵出来,当时我一心只想叫停那个投机取巧的家伙。后来读到博尔赫斯等人的文字,我发觉引用也可以发散出强烈的原创力,只是但丁在什么时候出现,莎士比亚在哪个段落登场,这并不是随随便便的一件事情。博尔赫斯把自己塑造成了整个文学史的“互文”,他对那些最为宏大的命题譬如“时间”、“死亡”流露出孩童般的真诚,同时字里行间又氤氲着古老的深邃。
评分贝尔格拉诺大学五堂讲座稿。1978年5月至6月。“书籍是记忆和想象的延伸。”——《书籍》
评分感觉老博是一个特别通透又可爱的人,听他讲课一定很有趣。
评分贝尔格拉诺大学五堂讲座稿。1978年5月至6月。“书籍是记忆和想象的延伸。”——《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