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布羅茨基(1940—1996),俄裔美籍著名詩人、散文傢,生於列寜格勒(現聖彼得堡)一個猶太傢庭,15歲輟學謀生,很早開始寫詩並發錶於蘇聯地下刊物。1964年受蘇聯政府當局審訊,因“社會寄生蟲”罪獲刑五年,並被流放至西伯利亞。1972年被蘇聯政府當局強 製遣送離境,隨後前往美國定居,先在密歇根大學任駐校詩人,繼而在其他大學任訪問教授。1986年榮獲美國國傢書評奬,1987年榮獲諾貝爾文學奬,1991年獲選“美國桂冠詩人”。其代錶作品有詩集《詩選》、《詞類》、《緻烏拉尼亞》,散文集《小於一》、《論悲傷與理智》等。
《小於一》是布羅茨基的第一部散文集,展現瞭他對文學、 政治和曆史等各領域的全麵興趣。從最廣泛的意義上講,《小於一》是一部知識分子的自傳。本書收錄瞭布羅茨基評論詩歌與詩學的最卓越的散文作品。不可避免,《小於一》中也談到瞭政治。這些散文是對曆史和當今時代的深刻沉思。本書也是一部私人迴憶錄。用作書名的散文《小於一》和壓捲之作《一個半房間》,是布羅茨基為自己的故鄉城市和雙親譜寫的頌歌——或者說哀歌。
1986年美國國傢書評奬獲奬作品
1987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美國著名詩人約瑟夫•布羅茨基經典散文集
著名詩人、翻譯傢黃燦然先生曆時三年精心譯成
獨傢引進,簡體中文版全譯本在中國大陸首次麵世
東西方兼容的背景為他提供瞭異常豐富的題材和多樣化的觀察方法。該背景同他對曆代文化透徹的悟解力相結閤,每每孕育齣縱橫捭闔的曆史想象力。
——1987年諾貝爾文學奬授奬詞
(本書)展現齣作者用英語寫作的高超能力,文筆靈動,飽含智慧……為人們瞭解俄國的文學傳統、政治氣候和俄羅斯當代詩歌與詩學,提供瞭深刻而具有啓發性的真知灼見。
——美國《圖書館雜誌》
每一篇散文都是一場充滿激情的演齣,這些經典散文跨越瞭生活、政治與藝術。
——英國《獨立報》
鲜于修礼 面对这部布罗茨基的英语散文集,我感兴趣的第一个问题是,他为什么要使用英语写作?前现代的“流放”,或后现代的“离散”,不论使用哪个词汇来指代他的迁徙,在我看来这个事件本身都该是最重要的原因。然而,诗人本人没有这样说;他提供了两种解释,而两种解释看起来...
評分不评了,摘点自己喜欢的句子。 我在读的是布罗茨基的《小于一》,去年很多人喜欢这本书,也有很多推荐,但是真正要读下去、读懂,以我读这本书的体会,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书中有很多精妙的地方,非过眼即清。有些地方,我读得吃力,不过正像译者黄灿然先生在译后记所言...
評分——基于《小于一》和《悲伤与理智》两份译文展开的冒险 (一) 与纳博科夫一样,布罗茨基对于那场“伟大的革命”同样摆出了全盘否定的姿态,这丝毫不让人觉着意外;但略为意外的是,布罗茨基在使用英语的天赋上,要比这位同胞逊色许多。而这恐怕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我们曾...
評分草就。 这是一本去年饱受好评的书。黄灿然在布罗茨基《小于一》的中译本中称,这本书陪伴了他二十多年。受这本书的洗礼,“我们就不会对那些不管是流行作家还是精英作家的文章太过在意,这可省去我们很多时间。” 如果和那些时下流行的大多数出版物相比,我想黄灿然是对的,...
評分我相信这里的同学应该对这句话都很熟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句话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辩证法式的修辞。他可以简单地把事物切分成两个部分,然后简单粗暴地把历史运动和社会运动还原成一组对照关系。这种修辞仅仅停留在修辞层面,在技巧层面...
讀起來很艱難,因為其深廣和強度,精神的強度,批評的強度,記憶的強度,語言的強度,修辭的強度以及知識儲備的強度。必須還是要重讀的一本書。
评分就看瞭《小於一》 ,然後棄,沒讀過那堆俄羅斯詩的話,門檻有點高。
评分讀這書好像就是為瞭證明自己讀書太少麼,好難懂。
评分這本就不評分瞭,因為其中的詩論我沒能看懂,而詩論又是整本書的核心(豆瓣幾篇書評也似都避重就輕瞭)。看懂的幾篇散文,如評論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及俄國小說的發展脈絡,我是不太贊同布羅茨基的觀點的。布羅茨基深受蘇聯體製的戕害,這一點沒錯,但同時,他也沒能從這種戕害中超脫,以至談論俄羅斯小說和散文的部分,終究有些一葉障目,而無法以較客觀的大局角度評騭之。
评分這是一種能壓迫好多甭管看懂沒看懂的人都會去打五星的文體。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