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史博士,哈佛大学杜波伊斯研究所博士后。现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教育部首批文科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历史系教授。
《原则与妥协》旨在为四百年来美国宪政的精神与实践提供一种大跨度的历史叙事,从“权力”“权利”及二者的“互动”着眼,讨论美国宪法原则的起源和变化,梳理其发展的动力与机制。作者提出,在不危及作为立国之本的核心原则的前提下,不同利益集团藉由谈判和“妥协”,在宪法的原则与实践两个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使之适应不同时代的社会需要,这正是美国宪法的生命力所在。
本版新增20万字,集中于观察和探讨“9·11”之后十余年中美国宪政的新发展,既有因“金钱政治”和“种族政治”等传统问题出现的新挑战,也有反对恐怖主义的国家安全措施对公民自由造成的新影响,以及福利权、医保权和同性恋者平等婚姻权等数种“新公民权利”带来的新困境。在此基础上,作者总结近十年来的研究与思考,为美国宪政史叙事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视角。
——————推荐语分割线————————
在我们的历史中,几乎所有美国人都宣称忠于宪法,尽管他们对宪法的解读不尽相同。从奴隶制和州权,直到最近关于如何在反恐战争中求取公民自由与政府权威之间的平衡的辩论,美国历史的所有核心议题都是在宪法框架下进行讨论的。就此而言,王希撰写的这本出色的美国宪法史,为中国读者提供了切实的帮助。自初版以来,本书已被公认为对中国的美国研究做出了无可取代的贡献。新版提供了美国宪法故事的最新进展,探讨了当下美国面临的宪政争议。不了解美国的宪法及其历史,就无从理解美国的政治与社会。本书提供了最理想的导读。
——埃里克·方纳(Eric Foner)
我读后得出的总印象是,本书能予人以阅读的愉悦、知识的滋养、思想的启迪和现实的联想。
——李剑鸣
本书在材料和观点之间,在各种观点之间都保持了很好的平衡,突出了宪法本身的稳定性和独立性,开拓了美国史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思路。
——刘 军
这是本专业的必读书目之一,也是很多老师推荐的书,对于了解美国宪政不得不读的书。 这本书能让人知道美国宪政的发展进程,从开始建立到逐步完善,能让人理解美国宪政的精神。可以结合张千帆的《宪法学导论》来看,后者虽然叫导论,其实是本深入分析的书籍,引用了很多历史上的...
评分如果不是有编辑强推,这不会在我的选择范围里,但是来都来了就说说。 整本书就是一流的内容三流的故事水平,光看引用的资料啥不能原谅的。从社会宪政的角度来梳理美国社会体系变化,这工作量我估计一年才能做完一章的内容。这非常服气,但是后面讲男女平权和lgbt 平权就没前面...
评分本书以美国宪法为主题,描述了北美殖民地宪政的实践,宪法的制定过程,宪法的批准,宪法的落实(如创建三权分立的联邦政府),权利法案的产生,宪法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联邦与州的权力之争),宪法蕴含的奴隶制隐患导致的南北分裂、宪法危机与内战爆发,宪法修正案产生的...
评分这是本专业的必读书目之一,也是很多老师推荐的书,对于了解美国宪政不得不读的书。 这本书能让人知道美国宪政的发展进程,从开始建立到逐步完善,能让人理解美国宪政的精神。可以结合张千帆的《宪法学导论》来看,后者虽然叫导论,其实是本深入分析的书籍,引用了很多历史上的...
评分鲍德温饰演一个投资银行家,一边与客户打着电话,一边打开办公室的窗子,不动声色地跳了下去。在空中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最后时刻,他还在以乐观积极口吻劝告客户说:“多么好的投资时刻啊”。——以讽刺著称的“纽约星期六之夜”节目在明白地告诉我们:银行家的日子不好过了。 ...
厚厚一大本,收获颇丰。
评分恨没能早读这本书。
评分讲述了两百多年美国宪法与政治的关系史,是了解美国何以至此的绝佳视角。虽然文字没有林达作品生动(其实不生动也是本书优点),但干货满满,不夹带私货,读下来非常有收获。美中不足的是语言受翻译体影响太深,让文字洁癖读来时时有改病句的冲动。
评分极强的在场感与距离刚好的审视。
评分入门不能更好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