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江南土地制度研究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经济史 明清史 海外中国研究 明史 社会经济史 历史 森正夫 财政史
发表于2025-02-22
明代江南土地制度研究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序章、第一章、第五章和结论有启发。中间关于改革的两章使我头晕。
评分从阶级到地域,从田亩到赋税,史料丰富,深入浅出。
评分明初为满足国家的财政需求,在江南一带通过籍没等形式设置了大量官田,但在实际征收中除税额较高以外和民田并没有实际区别,被纳入到统一的税粮征收制度之中。官民田亩税粮额的差别致使以粮长和里长为中心的大户阶层将自身纳粮义务转嫁给小农阶层。再加上迁都北京以后运输距离的拉长导致了农民负担的加重,江南税粮征收体系中的矛盾被激发出来。因此15世纪周忱采取减轻自耕农负担等措施维持以小农阶层为中心的纳粮户的生计和经营,实现其持续缴纳税粮的目标。到了16世纪,以官僚家庭为中心的大户阶层与衙门胥吏勾结,利用起科等则和亩税粮不均的漏洞进一步加深了税粮负担的不均。因此这一时期的改革以均粮和征一为目标,取消官民田的差别和不均等,统一税亩粮额,将征收物品限定为米和银并固定数额,按田亩分摊役银,一定程度消除了税粮征收的不均等
评分第四到六章的翻译。一句句子长达四五行,一个主语起码有三四个修饰语,翻到我想死的心都有了。
评分第四到六章的翻译。一句句子长达四五行,一个主语起码有三四个修饰语,翻到我想死的心都有了。
《凤凰文库·海外中国研究系列:明代江南土地制度研究》是作者森正夫论述明清江南土地制度的专著,分析细致,探讨深入,是日本学界明清史研究领域的代表性著作。作者征引丰富的史料,论述了14—18世纪江南官田的形成、变化、消亡的过程,考察了江南官田的由来、数量、耕作状况以及相应的赋税制度,分析了各地围绕官田而展开的赋役制度改革。赋税制度上就是官田走向消亡。十五世纪前半期的改革是在中央政府的一贯方针指导下实施的,而十六世纪的改革是各府依据实际情形作出判断而后实施的,改革的结果不但使官官田走向消亡,还使以县为单位的每亩税粮额基本上实现了均一化。
白居易离开江南以后总是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牡丹亭》写江南的风景是“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江南风景秀美,物产丰饶,文化发达,生活精致,这是我们想象的江南。可惜剥开历史的表象,我们...
评分35页 第4段第3行“与之相应的起科等则,”后的“以及”应改为“即”。 199页 第6段第4行“纳粮户需要以每石税粮额……比例的加耗”一句应该为“一石加耗的定额化,带来了以下后果:活劳动及不定量的耗费,变为相应于纳粮户纳税额的定率课征物” 205页 第2段第6行“上述的α称作...
评分35页 第4段第3行“与之相应的起科等则,”后的“以及”应改为“即”。 199页 第6段第4行“纳粮户需要以每石税粮额……比例的加耗”一句应该为“一石加耗的定额化,带来了以下后果:活劳动及不定量的耗费,变为相应于纳粮户纳税额的定率课征物” 205页 第2段第6行“上述的α称作...
评分35页 第4段第3行“与之相应的起科等则,”后的“以及”应改为“即”。 199页 第6段第4行“纳粮户需要以每石税粮额……比例的加耗”一句应该为“一石加耗的定额化,带来了以下后果:活劳动及不定量的耗费,变为相应于纳粮户纳税额的定率课征物” 205页 第2段第6行“上述的α称作...
评分白居易离开江南以后总是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牡丹亭》写江南的风景是“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江南风景秀美,物产丰饶,文化发达,生活精致,这是我们想象的江南。可惜剥开历史的表象,我们...
明代江南土地制度研究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