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场公彦,1958年出生于长野县伊那市;1981年毕业于日本北海道大学文学部;1983年毕业于日本北海道大学东洋哲学专业,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大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科,学术博士。从1984年开始在出版社工作。主要作品:独著:《围绕〈缅甸竖琴〉的战后史》,法政大学出版局,2004。论文:《出版界的亚洲——一个编辑的体验》,载小林英夫编《现代亚洲的国界——在全球化过程中》,社会评论社,2004。;《从出版界看日本的中国学变迁——以岩波书店书籍为中心》,载日本中国学编《对中国学的建议——第58届日本中国学会演讲记录》,日本中国学会,2007。
从日本战败到中日恢复邦交,在没有恢复邦交的背景下,日本人如何面对中国?如何认识侵略战争中的加害责任?希望与中国缔结怎样的关系?为何中日两国之间产生了误解、不信任与对立?为了解答这些问题,著者基于断交期间2500多篇的中国相关报道,分析论述中国的是哪些人,对中国的何种问题表示关心,形成了何种中国观,著者希望能够开拓真正的中日民间交流的新局面,找到中日间相互理解的钥匙。
中文版序言 在本书出版四年后的2014年5月,笔者完成了本书的后续作品《当代日本人的中国观——从中日复交到天皇访华》,并与本书一样在新曜社出版发行。该书是在本书分析了从1945年到1972年的24种日本论坛杂志上刊登的2554篇与中国相关的文章的基础上,继续分析了从1973年...
评分中文版序言 在本书出版四年后的2014年5月,笔者完成了本书的后续作品《当代日本人的中国观——从中日复交到天皇访华》,并与本书一样在新曜社出版发行。该书是在本书分析了从1945年到1972年的24种日本论坛杂志上刊登的2554篇与中国相关的文章的基础上,继续分析了从1973年...
评分中文版序言 在本书出版四年后的2014年5月,笔者完成了本书的后续作品《当代日本人的中国观——从中日复交到天皇访华》,并与本书一样在新曜社出版发行。该书是在本书分析了从1945年到1972年的24种日本论坛杂志上刊登的2554篇与中国相关的文章的基础上,继续分析了从1973年...
评分中文版序言 在本书出版四年后的2014年5月,笔者完成了本书的后续作品《当代日本人的中国观——从中日复交到天皇访华》,并与本书一样在新曜社出版发行。该书是在本书分析了从1945年到1972年的24种日本论坛杂志上刊登的2554篇与中国相关的文章的基础上,继续分析了从1973年...
评分中文版序言 在本书出版四年后的2014年5月,笔者完成了本书的后续作品《当代日本人的中国观——从中日复交到天皇访华》,并与本书一样在新曜社出版发行。该书是在本书分析了从1945年到1972年的24种日本论坛杂志上刊登的2554篇与中国相关的文章的基础上,继续分析了从1973年...
马场的博士论文是上册,主要基于对涉及中国的论坛文章进行整理,说实话完成度不高。后来又增加了下册,算是把时间范围补全了,但主要结论还是不鲜明。新曜社喜欢出版这种大部头的书,但质量能超过小熊英二的《爱国与民主》的寥寥无几。
评分应该是战后日本传媒的中国观,从传播史角度整理出大量史料。
评分很认真的研究。
评分应该是战后日本传媒的中国观,从传播史角度整理出大量史料。
评分未读完。作者做的太详太面面俱到,亦是日本人通病了。做文献综述一定会特别有用。另:后记实在是太感人了,作者为自己所爱所向往的中国奉献了一生,五十多年潮起潮落,矢志不渝,这本书也是他的一个交代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