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懂我心,聆听抑郁
如果抑郁不曾流淌过我的生命,想必我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是谁,将走向何方
抑郁的目的在于迫使你停下来弄清楚自己是谁,将走向何方。它要求你给自己定位,这虽然痛苦,却是产生转变的驱动力。
——P.吉尔伯特
当我陷入抑郁的时候,还无法很好地理解这句话。当我走出抑郁的时候,才发现:如果抑郁不曾流淌过我的生命,想必我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是谁,将走向何方。
抑郁,让死亡离我如此之近。但也正是因为死亡的存在,才让我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在于爱与希望!正因为爱没有消融,希望没有泯灭,才让我走出抑郁,找回了自我。但处于抑郁之中的时候,我的眼前只有绝望。我试图让自己相信还有未来,但也仅仅是一种自我安慰罢了。我似乎只剩下在绝望中坚持的权利,但也正是这种在绝望中的坚持,才真的让我一点一点地看到了希望。当曙光最终突破了黑夜的壁垒,我看到了因为“爱”而萌生的动力,因为“希望”而产生的坚持。正是爱与希望让我变得坚韧,并重见蓝天!
本书从曾经的患者及现在的心理咨询师两个不同的身份与角度而写,希望能够给绝望中的你一点希望,给无助的你一点力量,能做到这一点是我最大的欣慰。
王宇
南京森知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兼任江苏卫视情感后援团专家,《金陵晚报》及《东方卫报》公益心理咨询平台心理专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考前辅导教师。擅长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恐惧症等各类神经症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南京心理咨询网:http://www.025xl.com/
本书配套视频讲座请登录:http://www.025xl.com/yiyu/
此书打三颗星(惊恐的发现居然我在2013年11月,也就是自己刚被诊断为抑郁症时看过,当时打了五星)。作者分享了自身在抑郁的同时,经历家庭变故、辍学和做体力劳动工人,最终又上大学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励志过程;同时又对完美主义的发生原因和具体表现做了生动的阐述。 而我今...
评分读了本书,说实话有一定感触。 我读完之后,脑海中留下的核心内容是,作者以真实我,现实我,理想我这三个部分来阐述,抑郁的产生部分源于“病态自卑”和“病态自负”,源于无法面对现实和接纳现实中的自己,进而掉进了自己充满幻想或压抑的漩涡之中,鼓励人们寻找真我,放弃对...
评分 评分这本书断断续续用了好长时间,其中还中断过一些日子,但最后还是坚持读完了。 本书的作者是一个治疗抑郁症的心理医生,更是一个曾经患过抑郁症并成功自我治愈的心理医生。所以全文大量的篇幅是以一个抑郁症患者的角度来描述他们的世界,他们的不被外人理解的忧伤。 诚然,在快...
评分书中有价值内容很少,理论部分有明显的借鉴拼凑感,存在一些明显的错误认知,亦有可能造成一定的误导。 从作者经历自述来看,作者很有可能从未体验过临床抑郁,因此也没有足够典型而详实的治疗、自救过程可以借鉴,相比之下,更像是一篇励志文。如果您抱着寻求抑郁症治愈之道的...
没有抑郁症的普通人可能没有太大的感受,对于患有抑郁症的病人可能是一剂良方。最有感触的一段是作者的经历,没有什么比倾听别人的人生更有效果的事情了。然而,后面的几章感觉不上不下的,上不能到专业水平,下不能接地气,作者说自己没有修饰,其实问题不在于此,在于重复部分过多。存在非常多的相似啰嗦的段落,容易有审美疲劳。
评分看了一半,看不下去了。认知疗法好是好,但抑郁状态下的臣妾做不到啊啊啊啊
评分以前以为人各有各的抑郁,读后发现原来有很多共通的东西,是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冲突,是对自我的不接受,不能自爱,导致了活着的痛苦。行文浅显易懂,结合自我经历,对了解自己的病症有一些用处。
评分不少共鸣。还好。又感觉不够深入。
评分真的是解答了我长久以来的疑惑,收获很大,值得再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