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路》是20世纪德国伟大的思想家马丁·海德格尔的后期代表作品之一。它在当代学术界享誉甚高,业已被视为本世纪西方思想的一部经典著作。如其中的第一篇《艺术作品的本源》,原为海德格尔在1935年至1936年间所做的几次演讲,当时即激起了听众的狂热的兴趣——此事后被德国当代解释学哲学大师伽达默尔描写为“轰动一时的哲学事件”。书中斯诸篇也各有特色,均为厚重之作。若要了解后期海德格尔的思想,这本《林中路》是不可不读的。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德国著名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诗栖 筑居 艺术 真理 艺术作品的本源何在? 我们应该从何处开启思?思的起步紧密关联着思之品质。 海德格尔点出,艺术家、艺术作品与艺术三者中,艺术是先在的。唯有当艺术存在,而且是作为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本源而存在时,才有作品和艺术家。艺术家...
评分【按语:《林中路(Holzwege)》是由海德格尔从1935-1946年的6篇文章或讲稿构成。主旨是返回到遮蔽和遗忘已久的存在本身,而这些篇章恰恰是走在返回之途那条人迹罕至的路上的某些记号:存在在艺术中呈现;存在被遗忘,世界沉入作为对象结构的图像;黑格尔曾在“经验”中触摸存...
评分诗栖 筑居 艺术 真理 艺术作品的本源何在? 我们应该从何处开启思?思的起步紧密关联着思之品质。 海德格尔点出,艺术家、艺术作品与艺术三者中,艺术是先在的。唯有当艺术存在,而且是作为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本源而存在时,才有作品和艺术家。艺术家...
评分【按语:《林中路(Holzwege)》是由海德格尔从1935-1946年的6篇文章或讲稿构成。主旨是返回到遮蔽和遗忘已久的存在本身,而这些篇章恰恰是走在返回之途那条人迹罕至的路上的某些记号:存在在艺术中呈现;存在被遗忘,世界沉入作为对象结构的图像;黑格尔曾在“经验”中触摸存...
评分当初因为考研的关系,终究是只读了一小部分,序言啊,存在啊,对艺术和诗的本质的沉思啊~主要可见于本书中的《艺术作品的本源》和《诗人何为?》~也是那句“通向语言的途中,歌唱命名着大地”使我一下意识到语言,或者说语义学的意义,对于艺术和创作的意义。03年之前我像一个...
《艺术作品的本源》3h√ 不要急于解决问题,而应该去认识问题; 不要轻易停止追问,追问乃是思之虔诚。 但是对于人而言,追问可能是一种暴力。 《世界图像的时代》1.5h√(有点读得快了) 世界之成为图像,与人在存在者范围内成为主体,乃是同一个过程。 《黑格尔的经验概念》 黑格尔原文+海德格尔逐节讲解 劝退,未读 《尼采的话“上帝死了”》4.5h√ 虚无主义不是最恐怖的客人,而是伟大的客人! 《诗人何为?》2.5h√ 语言是存在的家。 《阿那克西曼德的箴言》2.5h√ 存在之被遗忘状态乃是存在与存在者之区分的被遗忘状态。
评分如书名一样,林中路更像一本诗集或散文,诗意的栖居泛于海德格尔思想的后期,有庄子与万物同化之道,生命如山中红萼自开自落,越读越有味道,其中精要还须慢慢领会,真可谓细嚼慢咽,十目一行,所思之根基,难以入及,留待回看
评分“时代久远矣,而真实自行发生。”
评分还是最喜欢尼采,能感受到海德格尔后期从“追问存在之存在的形而上学问题”,变成了“存在之存在就是存在”的“敞开式”转向。 但我的智商确实不足以读懂书中的60%的内容,逻辑思维的训练不太够,而且我喜欢直接get到那个“点”,不在乎怎么从语言上推导出来最后的答案。 存在主义在西方仍旧是不讨好的事儿,我其实挺期待东方如何在存在主义的哲学上面提出一个理论高点,全面输出文化——而这个突破口似乎已经被rick and morty给抢了。 不过没关系,我们还有庄子。
评分到处都是循环。存在在循环中开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