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薄

淺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畢業於哈佛大學,著名科技作傢。齣版有《淺薄》、《IT不再重要》、《要緊嗎?》等著作,在《紐約時報》、《大西洋月刊》、英國《衛報》、《連綫》雜誌及其他報刊上經常發錶文章。

出版者:中信齣版社
作者:[美] 尼古拉斯·卡爾
出品人:
頁數:304
译者:劉純毅
出版時間:2015-11
價格:49.00 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865561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互聯網 
  • 注意力 
  • 心理學 
  • 腦科學 
  • 碎片化 
  • 心理 
  • 行為 
  • 社會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互聯網時代的飛速發展帶來瞭各行各業效率的提升和生活的便利,但卡爾指齣,當我們每天在翻看手機上的社交平颱,閱讀那些看似有趣和有深度的文章時,在我們盡情享受互聯網慷慨施捨的過程中,我們正在漸漸喪失深度閱讀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互聯網鼓勵我們蜻蜓點水般地從多種信息來源中廣泛采集碎片化的信息,其倫理規範就是工業主義,這是一套速度至上、效率至上的倫理,也是一套産量最優化、消費最優化的倫理——如此說來,互聯網正在按照自己的麵目改造我們。我們變得對瀏覽和略讀越來越得心應手,但是,我們正在喪失的卻是專注能力、沉思能力和反省能力。卡爾認為這是一種信息技術帶來的智能倫理。

在由美國尼古拉斯·卡爾(Nicholas Carr)所著的《淺薄》一書中,有智能技術的發展曆史,有大眾科學的普及知識,有文化批判的真知灼見,全書處處閃耀著令人難忘的智慧之光,這些內容恰似對我們現代人的心智狀態所做的全麵而深遠的拷問。這本書必將永遠改變我們關於互聯網時代的新媒體以及大腦的思考方式。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我们看到过以下的画面吧:手中在处理着工作的表格,电脑右下角的QQ在不停的闪,微博里同时有人@你了,在人人网发表的图片又有人评论了,刚好邮件提醒告诉你有新邮件来了,傍边的手机还在不停的震:因为微信群里面又有新消息了。各种信息载体同一时间,从四面八方向我们扑过来。...  

評分

5p 便利是有代价的。媒体不仅仅是信息通道,媒体提供思考的素材,同时它们也在影响思考的过程。阅读方式的改变,思考方式也会随之而变。 9p 自从活字印刷术发明以来,读书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线性的文学思维一直都是艺术、科学及社会的中心。这种思维集灵活又深奥,它是文艺复...  

評分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地网虫,作为一个一天离开电脑离开互联网就活不下去的生物来说,这本书的确更发人深省。 随着视线逐渐模糊,随着颈椎不时疼痛,随着右肩日渐耸起,大脑也发出一个警告,需要戒网了。第一次看到浅薄这两个字,振聋发聩。作者用无数实验和事例告诉我们,人...  

評分

(1) 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我们尽情享受互联网慷慨施舍的过程中,我们正在牺牲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2) 印刷图书让我们进入聚精会神的状态,从而促进深度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相比之下,互联网鼓励我们蜻蜓点水般地从多种信息来源中广泛采集“碎...  

評分

在不久本人在豆瓣的“我说”这一应用上写了这么一句话,为了和本书内容向一致,不如您去看链接--http://www.douban.com/note/136798992/在那个页面上可以通往“我的日记”,“我的日记”可以通往“我的页面”,然后再通往关注我的人以及我关注的人之链接。哇哦,如果有...  

用戶評價

评分

一年以前,老闆在一篇頂刊中引用瞭此書,我大為不解,看完之後大緻明白瞭,中信把一本非常不錯的書做成瞭暢銷書的樣子,刪去瞭參考文獻。這本書適閤每一位深度豆瓣用戶,當然瞭更適閤離開其他app和互聯網就活不下去的人。

评分

因為互聯網的存在,使得深度閱讀變得越來難,人越來越容易被碎片化的信息打斷,無法集中精力。裏麵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我們塑造工具,然後工具塑造我們。值得思考。

评分

書內容是挺不錯的,隻是覺得作者說得好散,有些點在個彆章中節有重復,看著有點不爽。“神經可塑性”,這個之前沒想過

评分

深思。

评分

3.5。在人類曆史的長河中,其實深刻隻是特例,而淺薄則是常規。互聯網的齣現,讓深刻再次奔嚮淺薄而去。作為自己來講,我還是會繼續保持紙質閱讀,不停思考,不停感受,享受寜靜和深刻。因為這,纔是人區彆於機器的所在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