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内容简介(产品描述):

直译自1762年4月阿姆斯特丹第一版法语原文

《社会契约论》全文分四卷

第一卷:

从相对模型化的视角阐述了社会结构,并且抛出了全书的核心——契约精神。卢梭将家庭看做社会的雏形,认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便是依靠契约精神来维系的,这与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思想似乎不谋而合。契约精神是卢梭主权在民主张的内核和基础,也是理性思想的精髓。在依据契约精神构建起的理想社会结构中,人为了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一个整体(主权体),主权体代表所有个体的共同利益,具有公共意志;这样一来,社会中的人便成了同时拥有个人独立意志和社会公共意志的双重主体,失去了自然人的自由状态,却获得了公民自由和社会权利。这一理想结构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创造性地提出了“主权体”的概念。

第二卷:

集中阐述了主权体的种种特征。主权体是一个抽象的存在,仿佛一种精神人格—看似十分晦涩难懂,不过类比自然界中的生物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形象地理解这一概念:主权体仿佛海洋中无数小鱼构成的庞大鱼群,在掠食者眼中便成了一个仿佛具有行动意识的整体。大鱼群的运动遵循自然和物理法则,主权体的运转则有赖于法律。需要注意的是,主权体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国家,二者相互区别又彼此联系:主权体是国家得以形成的基础,但是国家作为实体,在实际情况中往往与理想的公共意志相违背—人人皆为决策者的社会在客观上毕竟难以实现。

第三卷:

具体讨论了几种不同的政府形态及其运作形式,即民主政府、贵族政府和君主政府。这一部分内容非常有意思,根据“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人数的多寡作为区分的依据。仔细想来,这种模式绝不仅限于政府的构成;相反,即使在两百多年后的今天,这种思路对于现代社会的企业管理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第四卷:

介绍几种社会组织制度,包括宗教。早期信仰新教、后转而皈依天主教的卢梭,对于宗教的看法洋溢着自然主义的理性色彩。卢梭信神而不信教:相信世间有凌驾于人力之上的存在,但却反对在神学和教会中徒然虚度时光。

起承转合之间,卢梭以近乎上帝视角的清晰思路,有理有据地为我们梳理了社会的来龙去脉。

编辑推荐

《社会契约论》是法国思想家让-雅克·卢梭于1762年写成的重要政治哲学著作

1、“主权在民”思想深刻影响人类民主进程

《社会契约论》是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旨是为人民民主主权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其“主权在民”思想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地影响了逐步废除欧洲君主绝对权力的运动和18世纪末北美殖民地摆脱英帝国统治、建立民主制度的斗争。

2、孙中山、毛泽东、梁启超的民主思想均来自《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曾是19世纪70年代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直接理论指导,梁启超也追随其步伐将《社会契约论》一步步向中国传播;与此同时,在伦敦流亡的孙中山,在靠资助度日的艰难条件下,依然把仅有的钱购买《社会契约论》研究;毛泽东早年曾研读《社会契约论》,了解了法国启蒙主义思潮,而这正是他后来信仰马克思主义必不可少的基础。

3、习主席两次点名推荐《社会契约论》

2014年习主席访问俄罗斯和法国,两次向媒体公开自己的书单,其中就有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而2016年5月17日在北京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主席再次提及《社会契约论》是思考和研究社会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重要著作。

4、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的理论基础

1776年7月4日,美国《独立宣言》在费城获得批准,从此,美国踏上了平等、民主、法制的发展之路。而它的起源,正是一百多年前在欧洲掀起的民主启蒙思潮的《社会契约论》;1789年法国国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人权宣言》中“社会的目的是为大众谋福利的”、“统治权属于人民”等内容也充分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精神。至今,单在法国就有150多位学者在专门研究卢梭的思想。

5、读懂未来中国民主进程的关键作品

1985年,法学家费孝通呼吁全社会学习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只因中国还没有一个真正的公民社会,而《社会契约论》中的理论,却是中国现代民主法制的基础。未来中国伟大的社会变革,离不开这本散发民主光辉的神圣著作。

6、新华社“两会代表推荐书目”、北京大学教授“联合推荐书目”、耶鲁大学公开课“10本伟大著作”之一

名人推荐

没有卢梭,就不会有法国大革命。——拿破仑

卢梭是另一个牛顿。牛顿完成了外界自然的科学,卢梭完成了人的内在宇宙的科学,正如牛顿揭示了外在世界秩序和规律一样,卢梭则发现了人内在本性。——康德

在《社会契约论》中康德找到了自己的道德启蒙,即“自由是人所特有的”这一原则。所有狂飙突进时期的德国天才人物,从先驱者莱辛和赫尔德开始,直到歌德和席勒……都是卢梭的崇拜者。——罗曼罗兰

卢梭是第一个代表普通人发言的人,他是在为他自己发言,也是在为人民出声,他诱导人民大众起来反抗,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反抗者。——阿诺德·豪瑟

出版者:浙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法] 让-雅克·卢梭
出品人:果麦文化
页数:224
译者:陈阳
出版时间:2016-9-1
价格:28.00元
装帧:圆脊硬精装
isbn号码:978753394612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卢梭 
  • 政治哲学 
  • 社科 
  • 思想与哲学 
  • 哲学 
  • 经典 
  • 法国 
  • 政治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内容简介】

直译自1762年4月阿姆斯特丹第一版法语原文

《社会契约论》全文分四卷

第一卷:

从相对模型化的视角阐述了社会结构,并且抛出了全书的核心——契约精神。卢梭将家庭看做社会的雏形,认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便是依靠契约精神来维系的,这与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思想似乎不谋而合。契约精神是卢梭主权在民主张的内核和基础,也是理性思想的精髓。在依据契约精神构建起的理想社会结构中,人为了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一个整体(主权体),主权体代表所有个体的共同利益,具有公共意志;这样一来,社会中的人便成了同时拥有个人独立意志和社会公共意志的双重主体,失去了自然人的自由状态,却获得了公民自由和社会权利。这一理想结构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创造性地提出了“主权体”的概念。

第二卷:

集中阐述了主权体的种种特征。主权体是一个抽象的存在,仿佛一种精神人格—看似十分晦涩难懂,不过类比自然界中的生物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形象地理解这一概念:主权体仿佛海洋中无数小鱼构成的庞大鱼群,在掠食者眼中便成了一个仿佛具有行动意识的整体。大鱼群的运动遵循自然和物理法则,主权体的运转则有赖于法律。需要注意的是,主权体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国家,二者相互区别又彼此联系:主权体是国家得以形成的基础,但是国家作为实体,在实际情况中往往与理想的公共意志相违背—人人皆为决策者的社会在客观上毕竟难以实现。

第三卷:

具体讨论了几种不同的政府形态及其运作形式,即民主政府、贵族政府和君主政府。这一部分内容非常有意思,根据“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人数的多寡作为区分的依据。仔细想来,这种模式绝不仅限于政府的构成;相反,即使在两百多年后的今天,这种思路对于现代社会的企业管理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第四卷:

介绍几种社会组织制度,包括宗教。早期信仰新教、后转而皈依天主教的卢梭,对于宗教的看法洋溢着自然主义的理性色彩。卢梭信神而不信教:相信世间有凌驾于人力之上的存在,但却反对在神学和教会中徒然虚度时光。

起承转合之间,卢梭以近乎上帝视角的清晰思路,有理有据地为我们梳理了社会的来龙去脉。

【编辑推荐】

《社会契约论》是法国思想家让-雅克·卢梭于1762年写成的重要政治哲学著作

1、“主权在民”思想深刻影响人类民主进程

《社会契约论》是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旨是为人民民主主权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其“主权在民”思想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地影响了逐步废除欧洲君主绝对权力的运动和18世纪末北美殖民地摆脱英帝国统治、建立民主制度的斗争。

2、孙中山、毛泽东、梁启超的民主思想均来自《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曾是19世纪70年代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直接理论指导,梁启超也追随其步伐将《社会契约论》一步步向中国传播;与此同时,在伦敦流亡的孙中山,在靠资助度日的艰难条件下,依然把仅有的钱购买《社会契约论》研究;毛泽东早年曾研读《社会契约论》,了解了法国启蒙主义思潮,而这正是他后来信仰马克思主义必不可少的基础。

3、习主席两次点名推荐《社会契约论》

2014年习主席访问俄罗斯和法国,两次向媒体公开自己的书单,其中就有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而2016年5月17日在北京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主席再次提及《社会契约论》是思考和研究社会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重要著作。

4、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的理论基础

1776年7月4日,美国《独立宣言》在费城获得批准,从此,美国踏上了平等、民主、法制的发展之路。而它的起源,正是一百多年前在欧洲掀起的民主启蒙思潮的《社会契约论》;1789年法国国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人权宣言》中“社会的目的是为大众谋福利的”、“统治权属于人民”等内容也充分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精神。至今,单在法国就有150多位学者在专门研究卢梭的思想。

5、读懂未来中国民主进程的关键作品

1985年,法学家费孝通呼吁全社会学习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只因中国还没有一个真正的公民社会,而《社会契约论》中的理论,却是中国现代民主法制的基础。未来中国伟大的社会变革,离不开这本散发民主光辉的神圣著作。

6、新华社“两会代表推荐书目”、北京大学教授“联合推荐书目”、耶鲁大学公开课“10本伟大著作”之一

【名人推荐】

没有卢梭,就不会有法国大革命。——拿破仑

卢梭是另一个牛顿。牛顿完成了外界自然的科学,卢梭完成了人的内在宇宙的科学,正如牛顿揭示了外在世界秩序和规律一样,卢梭则发现了人内在本性。——康德

在《社会契约论》中康德找到了自己的道德启蒙,即“自由是人所特有的”这一原则。所有狂飙突进时期的德国天才人物,从先驱者莱辛和赫尔德开始,直到歌德和席勒……都是卢梭的崇拜者。——罗曼罗兰

卢梭是第一个代表普通人发言的人,他是在为他自己发言,也是在为人民出声,他诱导人民大众起来反抗,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反抗者。——阿诺德·豪瑟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在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里,将意志分为三种形式,首先是个人意志,个人意志是社会公民最基本的需求,在马斯洛的人本哲学里,属于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的最基本需求。其次是团体意志,团体意志如果放大到整个国家来说,可以定义为党派意志或者说国家管理集团的意志。第三种是公共意志...  

评分

学术的进化,日新月异,2、3百年前的理论,现在看来必然是过时的;但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表现出的智慧,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涤荡而黯然失色。这大概就是经典作品值得后人一读再读的原因:不仅为了学习它的内容,更是为了领略那隐藏在内容背后的,人类智慧所能达到的巅峰。 本...  

评分

学术的进化,日新月异,2、3百年前的理论,现在看来必然是过时的;但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表现出的智慧,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涤荡而黯然失色。这大概就是经典作品值得后人一读再读的原因:不仅为了学习它的内容,更是为了领略那隐藏在内容背后的,人类智慧所能达到的巅峰。 本...  

评分

卢梭在两个多世纪之前的这本著作也许是第一次甚至也是最后一次如此清晰的描绘了人类社会应有的完美图景。它不是柏拉图的“理想国”,不是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不是亚当·斯密的资本主义当然更不会是被中国特色化了的社会主义。 它甚至简单到只有寥寥100多页的篇幅,论述...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首先放弃人在自然状态下的部分或全部天然权力,以之作为条件,才能加入社会成为一个社会人。人们总是愿意自己幸福,但人们并不总是能看清楚幸福。

评分

我喜欢卢梭得真诚,他通过对历史的分析和对人性的观察得来的东西,很多我们已经认为是真理,很多我们还在使用

评分

用辩证的眼光来看这本书,很多理论还是很精彩的

评分

这个纸质不错 但是翻译得好烂 必须要换个版本收藏了

评分

就,挺好看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