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德国著名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陈嘉映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王庆节为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
《存在与时间》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早期的代表著作,1923一1924年冬在托特瑙堡自筑的别墅中开始写作《存在与时间》的第一稿,1925年夏季的讲课稿《时间概念的历史》是《存在与时间》的清楚的雏形。1926年1月29日至4月30日他隐居于托特瑙堡山间,把《时间概念的历史》这一讲稿的笔记整理成《存在与时间》的前240页。同年写就,1927年2月正式印行,一是在《现象学年鉴》第八卷上,二是作为单行本。它也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不仅影响了此后多种重要哲学流派和重要哲学家,而且在文学批评、社会学、神学、心理学、政治学、法学等多种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存在与时间》一书批判了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把哲学当成知识,把存在当作存在者来研究的传统。同时抛弃了近代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哲学研究中以认识为起点的方法。海德格尔哲学是从人的存在——此在入手,在对“存在”的追问中达到存在的意义的澄明。他在对人的存在状况的分析中为现代人的根本情绪提供了一种把非理性的东西理性化了的形而上学的解释。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所奠基的存在哲学无论在研究宗旨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意味着西方哲学的一次重大转变。
This structure points to the originary time. The ‘Being-ahead-of-itself’ indicates an anticipatory dimension. Since such anticipation is already there, it includes a retrieval of what and who the Dasein already is or has been. The anticipation is Dasein’...
评分这算不上评论,不过借用《存》中的一些观点透视当下的网络生活。本是三年前读《存在与时间》时的一点感想,发挥拼凑成此文,发在某刊物上。这也是我上研时唯一的所谓“科研成果”,要没它,我还拿不到学位啊。 提 要: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
评分据说人与动物区别的标志很多。在我看来,人不会满足,动物却会满足。满足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极限状态,即可能达到而不能保持。为了满足感,或者确切说是为了满足感的再现,人会作出连他自己也感觉匪夷所思的事情。这种个人无法抑制的冲动催生了名目繁多的法律条文。经常听到某...
评分译文本身已经是近50年来的典范了,只是不满意陈先生删去原文中大段的希腊拉丁语,而且所谓修订本中所有希腊语都是错的,Z和S从来不分.
评分在看完海德格尔《存在于时间》后,我突然觉得生活是一个不断变换痛处的过程,是淬炼的过程而非溶解痛苦的过程。 不得不说这本书好难啊,如果说《春江花月夜》是孤篇盖全唐,那么《存在与时间》就是群星闪耀般哲学世界的月亮。cky同学笑问:“看得懂吗?”我说:“看懂的地方不...
仿佛跨过书海,终于找到了期待已久的文字
评分这次可能是真看懂了。
评分希望有个人也能读懂个七八分,随意吧。
评分沉默与时间结构
评分接触此书之前,读过海氏一些书,以及多本存在主义的解读,相比之下原著能返璞归真,更为浩瀚深邃,而不仅仅是口口相传的向死而生,读得过程中越往后面愈加清晰,特别是第二部,有种峰回路转之感。作为大师的思渡,我在五天之内囫囵吞枣的读完,想早早领略其风采,自知浅薄,也发人深省,来日方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