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食者的两难

杂食者的两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迈克尔·波伦 Michael Pollan,美国首屈一指的饮食作家,其作品多次获得具有“美食奥斯卡”之称的詹姆斯·比尔德奖。

2009年获选《新闻周刊》十大思想领袖,2010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百位影响力人物”,2013年被《时代》周刊评选为“食物之神”。代表作《杂食者的两难》《烹》《为食物辩护》《吃的法则》至今仍是饮食写作的典范。

现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新闻学教授及科学和环境新闻学奈特项目的主任,但迈克尔·波伦更像是一位热爱田野调查的美食侦探,从农场到超市,再到制作出各种美食的厨房,研究食物从产地到餐桌的过程,同时对饮食文化背后的人类社会困境进行思考。他也是自然爱好者,他将走访田园的体验化作优美而幽默的文字,为工业化食物链下的人类,指出一条古朴、美好且真实可行的路。

出版者: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美] 迈克尔·波伦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邓子衿
出版时间:2017-7
价格:6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08660776
丛书系列:迈克尔·波伦“饮食觉醒”系列
图书标签:
  • 饮食 
  • 科普 
  • 饮食文化 
  • 社会学 
  • 美国 
  • 吃 
  • 迈克尔·波伦 
  • 杂食者的困境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自从人类开始围坐在一起共同进餐,饮食之道就与文化而不仅仅是生理需求,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类透过饮食,将自然转化为文化。数百万年来,人类已经整合汇编了明智的饮食之道,包括饮食的禁忌、仪式和烹调方式。让我们避开有害的食物,摄取有益的食物,身为杂食者的人类便无须餐餐面对吃与不吃的两难。

然而,20世纪后半期,在工业化食品和不成熟营养学的推波助澜下,人类创造了新的食物链。餐桌上的食物与它的源头越来越远,而人类则萎缩在工业化食物链的末端,丧失了与自然之间的原始记忆,更无从判断哪些食物该吃,哪些不该吃。于是我们发现自己在的卖场与餐桌前面临杂食者的两难:要吃有机苹果还是普通苹果?如果要吃有机苹果,那要吃本地的还是进口的?要吃野生鱼还是养殖鱼?应该吃肉还是吃素?

如果吃素,要吃纯素还是乳素食?

作为美国饮食界的引领者,迈克尔·波伦长期关注饮食议题,企图在工业社会与田园自然中寻求调和。在本书中,他以田园调查的方式走访农场、研发室、牧场、食品加工厂和超市,从产地一路追踪到餐桌,如侦探般地揭开现代食品的面貌,追寻现代饮食如何成为人类疾病的来源,给出了杂食者“到底要吃什么”的答案。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如果你看过Michael Pollan任意两本书或者纪录片,这本书就不用看了。 如果你看了这本书,作者以前任何的书或者纪录片都不用看了。 本书分成三个大部分,第一部分讲玉米在美国的过度生产和滥用。 第二部分讲有机食品走入歧路和寻找真正的健康食品。 第三部分才是甚是吸引人的标...  

评分

這幾年我一直思考,究竟自己應該如何生活。當錢不成問題之後,究竟要往“增加”改變,還是往“極簡”改變? 我們選擇極簡。 並不是因爲現在流行極簡風,或者說流行極簡風,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們選擇極簡,是基於以下信念: 1,人類已經爲這個地球製造了太多垃圾和污染,所...  

评分

评分

我们吃什么 我们所吃的食物,都与土地的生产力、太阳的能量联结起来。 我们所吃的食物,可以分为3种。第一种,产业化食物。第二种,有机食物。第三种,天然食物。 一、 产业化食物。 你走进餐厅,点了几个菜,麻辣鸡丁,牛肉排、猪肉肥肠。当你用筷子,把这些美食放进嘴巴里时...

评分

初尝辅食的婴儿满怀期待地搜寻餐桌上的美味,再忙碌的上班族也得挤出时间思考外卖哪家强,主妇们琢磨菜单时必不忘均衡营养。“今天吃什么?”这个问题本身和三餐一样,是每天生活的一部分。随着农业、食品工业、全球贸易、物流仓储的发展,对食物的选择变多了,做决定却变难了...  

用户评价

评分

食品工业和人类的生存如此息息相关,以至于同人类一样沾染了某种“原罪”。人类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以及可以利用的能量是一定的。然而当代食品工业作为全球资本链条的一部分,其一切活动的终极目的却是想方设法卖出更多的食品、创造更加复杂的食品类型或是让人吃下原本不会作为食品的食材以赚取更多的利润,而人类对于食品的过度消费则引发了越来越严重的健康问题乃至社会问题,这就是食品工业的“原罪”。想起来我从事食品相关学习和研究也已经12年了,然而还没有一本书可以从宏观角度撼动我对这一学科及其全部内涵的理解,这本书做到了。

评分

已购。身为杂食性的人类,在整个过程中被迫面对某些最原始的问题与两难困境:如何从道德与心理的层面理解宰杀、处理并吃下一头野生动物等行为的含义?(这部分特别好)在森林中采集时,如何区分眼前的食物是可口的或致命的?“完美的一餐”不是由于美味而是因为准备时付出了大量心血与劳动,并且是与采集的同伙一起分享。饮食让我们与其他动物形成了共同体,但也让人类与其他动物有所区別。饮食造就了人类。工业化饮食最棘手与悲哀之处,在于其彻底掩埋了人类与各物种的关系与联系。人类吃什么、怎么吃,强烈决定了人类利用这个世界的方式,以及改变世界的幅度。吃东西时更清楚了解进食的全部风险,似乎是一种负担,但实际上这件事所带来的满足感,也是生命中其他事物难以比拟的。相较之下,人们在工业化饮食中对于食物一无所知,得到的乐趣也弹指即逝。

评分

好吃鬼才是热爱生活的人呐

评分

前半拉还好,总体作者废话多啰嗦

评分

第一部分于我而言可算作是对当今食品工业的扫盲,搞清楚了一些基础作物的贸易价值和精加工食品里的坑。但作者这种二两干货八杯水的写法实在让人很难继续津津有味地看到最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