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仁恕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研究領域為明清城市史與明清社會文化史,主要聚焦於明清城市群眾的集體抗議、明清物質文化與消費文化。研究成果豐碩,著有《奢侈的女人——明清時期江南婦女的消費文化》(2005)、《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2007)、《遊道:明清旅遊文化》(與狄雅斯閤著,2010)、《激變良民:傳統中國城市群眾集體行動之分析》(2011)、《優遊坊廂:明清江南城市的休閑消費與空間變遷》(2013),另發錶數十篇學術論文及多篇書評。
蘇州,這個過去被視為人間最富庶的天堂,在中國對日抗戰期間遭受摧殘,已不再是過去的景象。這動盪的八年當中,身處淪陷區的蘇州百姓是如何渡過的?
本書透過蘇州的茶館、菜館、旅館與煙館等四種休閑行業的研究,呈現抗戰時期蘇州「畸形繁榮」的城市生活,扭轉瞭過往對淪陷區遭受嚴重破壞、經濟凋敝、工商與金融萎縮等的既定印象。從大時代的城市看人民的日常生活,亦從畸形的繁榮見民眾的消費習慣與集體心態。此外,本書透過由下而上的研究取徑,重新評估汪精衛政權的性質,釐清其角色與影響力,為民國史研究寫下新的一頁。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論汪精衛政權蘇州城市史,雖受物資匱乏與黑市橫行、稅負激增、政府打壓煙館茶會、勞資糾紛等因素乾擾,但人口遷徙、戰時社會心理、汪政城市政策及省會定位仍使蘇州菜館、茶館、旅館和煙館畸形繁榮。參:巖間一弘、高剛博文、高傢龍、葉文心戰時上海研究。旅行手冊附錄佳,惜書內分析少。GIS技術可學
评分材料多於論述。核心觀點便是戰時蘇州為什麼在茶館、菜館、旅館和煙管産生瞭一種”畸形繁榮“。全書除去引言和結論,可以分為四個部分:1. 蘇州戰前戰後的曆史(第一章)2. 蘇州的淪陷過程(第二章),3. 蘇州淪陷時期的茶館、菜館、旅館和煙館(第三、四、五、六章),就作者看來,戰時特彆是上海來的人口遷移、汪僞政權的省會政策、戰時人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理,造成瞭蘇州在淪陷時期的”畸形繁榮“。隻是從日常史、平民史的角度齣發,作者如果有更多的關於平民戰時心理的描述,就更好瞭。茶館部分的觀點與王笛的成都例子類似。
评分論汪精衛政權蘇州城市史,雖受物資匱乏與黑市橫行、稅負激增、政府打壓煙館茶會、勞資糾紛等因素乾擾,但人口遷徙、戰時社會心理、汪政城市政策及省會定位仍使蘇州菜館、茶館、旅館和煙館畸形繁榮。參:巖間一弘、高剛博文、高傢龍、葉文心戰時上海研究。旅行手冊附錄佳,惜書內分析少。GIS技術可學
评分按需。
评分閱於2016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