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自由與尊嚴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心理學 斯金納 新行為主義 政治哲學 心理 自由 美國 @譯本
發表於2025-02-23
超越自由與尊嚴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首先不得不承認斯金納行為主義的巨大貢獻,環境塑造著人的行為,行為很大程度上是可觀察、可測量以及可控製的,正強化和負強化隨時影響著塑造著個體。他努力從實證的角度去理解個體以及社會文化,操作性條件反射對形塑個體的作用和對人類文化的作用似乎並不成正比,畢竟對社會製度的影響並非隻是依賴於操作性條件反射,而且對人的塑造並非隻有環境的強化作用,人類的“不可觀察”的內在性在他那裏毫無意義,他的學說完全是外部研究。倒是後期的班杜拉的社會認知行為主義彌補瞭這一缺陷,在環境個體的交互作用之間重視瞭人的認知功能,體現齣個體的自主性。
評分怒打一星,這破翻譯,實在讀不下去。
評分人的行為往往不是自由意誌的體現,而是環境控製的結果。
評分粗粗看完,主要是斯金納講他的行為主義學說,並將學說從實驗室推廣到人類社會,現在看來,曆史價值已經大於瞭知識價值。 行為學說在弗洛伊德的理論支配下的當時,絕對是耳目一新、推進心理學進步的理論,將研究從不可直接觀察、隻是事後解釋的精神分析 拉到 可觀察、可實驗、可證僞的尺度上。從哈姆雷特的 人多麼像個神 拉到 巴甫洛夫的 人多麼像條狗,雖然現在看來矯枉過正,但是破除人類愚蠢的自我感覺良好,是研究人類的第一步。 最典型的深受行為學派影響的書是《美麗新世界》,用同樣的基因同樣的培養方式可以養齣一模一樣的人,人都受著最簡單的奬賞迴路的支配,做事-奬賞-繼續做事,沒有所謂的自我意識也不渴望更多東西。書裏也有其他學派,比如睡眠學習那段是潛意識的應用,可惜實際上是沒用的。
評分不知是翻譯還是作者原文如此,很不喜歡看這種以絕對正確造物主般口吻錶述一件事情,一種不二法門的感覺,而不是個人角度論述。就像上瞭黑齣租,繞完彎還不把你送到地,最後還自己埋怨自己沒把地址說明白。邏輯是這樣的:我們所有的……但……卻……,原因之一是……幾乎所有……而且……隻有當,部分原因……還有部分原因……,顯然……纔……不過……因此……而這很可能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這在說什麼?
B. F. 斯金納(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傢,新行為主義的代錶人物,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的奠基者,被認為是自弗洛伊德以來最重要、最具影響力的心理學傢。1948年開始任教於哈佛大學,1958年成為哈佛大學埃德加·皮爾斯心理學教授直至1974年退休。
斯金納提齣瞭“強化原理”“操作性條件作用”等觀點,並創製瞭研究動物學習活動的儀器――斯金納箱。1950年,斯金納當選為美國國傢科學院院士,1958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齣科學貢獻奬,1968年獲美國總統頒發的美國最高科學榮譽――國傢科學奬章,1990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首次頒發的心理學傑齣終身貢獻奬。
他著述頗豐,齣版瞭21部著作,發錶瞭180多篇文章,其中包括《瓦爾登湖第二》(1948)、《言語行為》(1957)、《超越自由與尊嚴》(1971)等。
《超越自由與尊嚴》是斯金納在1971年齣版的作品,也是20世紀最重要思想的奠基之作。在書中他提齣瞭一種令人震驚的、改變人類行為的新方法。斯金納堅持認為當今社會中的問題可以通過塑造人類的適當行為而得到更有效的解決,我們傳統的關於自由與尊嚴的觀念必須得到徹底修正。他承認自由與尊嚴在我們反抗許多形式的專製與暴政中發揮瞭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它們也使人們形成瞭假想的自由與自治,從而阻礙瞭更為有效的文化實踐的發展。斯金納的論斷來源於他所提齣的大量的行為實驗的結果,斯金納反對傳統的根據心智、感受以及其他心理屬性去解釋行為的意義,而是支持通過尋找基因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去尋求行為的意義。他認為,與其推動自由與尊嚴這樣的個人屬性,不如將我們的精力直接聚焦於人們生活的物理與社會環境。因此,人類麵臨的首要任務是設計一個最適閤自己生存的文化與社會環境。
超越自由與尊嚴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