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果,原名蔡濯堂(1918—2004),著名散文傢、翻譯傢,多年擔任香港《讀者文摘》中文版編輯,香港中文大學翻譯中心研究員,教授高級翻譯。抗戰時期開始發錶文章,齣版散文集二十多種,曾獲1979年颱灣中山文藝奬、1996年颱灣文藝奬之翻譯奬。譯有《西泰子來華記》《大衛·考勃非爾》《力爭上遊》等,並撰文專論翻譯,結集為《翻譯研究》《翻譯新究》《譯道探微》等,備受同行稱譽。
★ 著名散文傢、翻譯傢的經驗之談,享譽港颱四十餘年,文字工作者案頭必備
★ 譯者的“自診書”,讀者的“預防針”,專治劣譯和歐化中文,病例豐富,藥到即除
★ 餘光中撰寫長序推薦
【內容簡介】
本書是翻譯傢思果先生關於英漢翻譯的心得。他有感於劣質譯文大行其道,甚至影響到中文的思維和創作,決心保衛他深愛的語言。全書貫穿的思想是,譯文一定要像中文。書中列舉瞭大量實例,將翻譯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一一解決,大至行文的修辭、節奏,小至參考書、標點符號的用法、新詞和專有名詞的譯法,像一本軍用地圖,可以告訴讀者哪裏有地雷,哪裏有險灘,哪裏有流沙。
詩人、散文傢餘光中先生專文推薦,可以當成不可多得的翻譯教材,也能為一般作傢和有心維護中文傳統的人士提供藉鑒。
【名人推薦】
《翻譯研究》針對畸形歐化的種種病態,不但詳為診斷,而且細加治療,要說救人,真是救到瞭底。照說這種“臨床報告”注定是單調乏味的,可是一經散文傢娓娓道來,竟然十分有趣。——餘光中
思果愛說他沒有上過正規學堂受過正規教育,一生靠自修,我半信半疑:他的中文和英文實在好,比名門高徒還要好。……我做翻譯的那些年,案頭長年供奉韓迪厚和思果的翻譯論著,“當”字“被”字“地”字時刻視為禁忌,深恐錯手一用,兩位前輩鼻孔朝天嗤笑一聲:“這是人話嗎?”——董橋
我讀思果先生的翻譯論著,不時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同時又感覺如針芒在背,因為書中談到的不少文字錯誤都是自己犯過的,有些雖已有所悟,但畢竟是犯瞭無數文字差錯纔得到教訓。早讀思果先生的書,就會很大程度上為自己樹立標準,自覺控製筆下齣“劣譯”。 我認識的譯者同行也無不稱贊思果先生的功績,這幾本書的確為欲從事文學翻譯者的必讀書。——孫仲旭
書裏所講的是實際有過的睏難,不是憑空捏造齣來的。有些毛病因為劣譯充斥,大傢看慣,而且目前許多作傢寫中文也不知不覺犯瞭,所以見怪不怪,其實毛病總是毛病。中國近代的翻譯已經有瞭幾十年的曆史,雖然名傢輩齣,而寡不敵眾,究竟劣譯的勢力大,電訊和雜誌上的文章多半是譯文,日積月纍,幾乎破壞瞭中文。我深愛中國的文字,不免要婉言諷喻。——思果
变通的艺术 文:余光中 《翻译研究》导读 1. “东是东,西是西,东西永古不相期!”诗人吉卜林早就说过。很少人相信他这句话,至少做翻译工作的人,不相信东方和西方不能在翻译里相遇。调侃翻译的妙语很多。有人说:“翻译即叛逆。”有人说:“翻译是出卖原诗。”有人说:“翻...
評分余光中所撰前言第7页:理论上说来,好的译文给读者的感觉,应该像原文给原文读者的感觉。如果原文是清畅的,则不够清畅的译文,无论译得多么“精确”,对原文说来仍是“不忠”,而“不忠”与“精确”恰恰相反,为了“精确”不惜其他美德。这种译者,在潜意识里认为外文优于中文...
評分很想读思果先生翻译的《大衛·考勃菲爾》,这样的大家多少年才译出一部书,可见译事之难。痴情于翻译的同道大多有“一名之立,旬月踟躅”的经历,无论文学或他学科翻译,对学养的要求丝毫不亚于著述,思果先生无疑是此中典范。 书中有很多佳译的实例,先生以此说明翻译重实践而...
評分原文没有since,但改译跑出来个既然。 看过前文,再看后面,“他第二次沉默”,就是再清楚不过的事实,因而,“就又一言不发了”,“又”字也可以省掉的,“一言不发”这个成语太文了点,改成“不说话了”也不碍事,反而好懂了许多。 “所有”这里明显是根据all译出来的,因为...
評分去年11月参加翻译集训时,国际关系学院的教员极力推荐思果先生的《翻译研究》、《翻译新究》两本著作。回头找书时发现并不好买,时间一长读书的兴致就索然淡然了。今年世界读书日豆瓣搞活动,偶然发现理想国再版了两本书,又惊又喜,立马买下。 全书通读下来,其实思果先生就想...
暴擊,我的中文可能不及格。
评分看這本書,很多時候會突然警醒,原來自己也遭瞭譯文腔的毒,隻是流毒太深,自己難以發現。讀此書,清一清中文裏的濁汙,對寫作是大有好處的。
评分這本書算是比較片麵、比較過時的翻譯研究吧,一來隻涉及文學類,覆蓋片麵,二來範文本身就不好,價值不大。作者把嚴復的信達雅改為信達貼,倒也不是大問題,但書中大量列舉魯迅兄弟的譯文作為範例,這就讓人頭大瞭,魯迅的中文是齣瞭名的難讀,他弟弟周作人更甚。所以這本書放在80年前也許是一本經典,放到今天隻能說過時瞭。
评分之前讀過舊版,新版精裝值得收藏。記得是在《老貓學齣版》中最早知道這本書,說是翻譯創作的聖經;讀過之後覺得,這是中文寫作的聖經。思果主張翻譯的最高境界是要像中文寫作、中文說話一樣,因此這本書的主題雖是教人如何把外文翻譯得“像中文”,事實上則教人如何把中文寫得“像中文”。這是很多人做不到的。現在許多人寫作,文辭都極不通順,讀起來很拗口。我自認為文章寫得還算通順,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這本書。《翻譯研究》提齣來的許多原則,比如不要把動詞當名詞用,慎用“一種”“前者”“們”“存在”之類的字詞,切忌文白夾雜,切忌纍贅和重復,對寫作都有幫助。如果要搞翻譯,這本書很值得讀。
评分沒有我想象的乾 餘光中的長序真心不錯 舉例讓人汗如雨下 以當下翻譯體改寫紅樓夢讓人嘔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