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1875—1926),奥地利诗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德语诗人。他创造了现代诗歌艺术的巅峰,通过译介影响了中国整整几代诗人。代表作为《杜依诺哀歌》和《致奥尔菲斯的十四行诗》。
译者简介
曹元勇,1967年出生于河北灵寿。1997年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2012年12月,应瑞典学院邀请,作为文学编辑赴斯德哥尔摩,见证中国作家莫言领受诺贝尔文学奖的全过程。著有评论随笔集《聚焦与印象》《美人鱼的眼神》;翻译有《海浪》《马尔特手记》《爱经全书》《已知的世界》《黑色唱片》《老无所依》《君士坦丁堡最后之恋》等作品。
《马尔特手记》为里尔克创作生涯中的第一个高峰,它叙述一个出生没落贵族、性情孤僻敏感的丹麦青年诗人的回忆与自白,某种程度上是作者自身的写照。
小说由七十一个没有连续情节,又不讲时间顺序的笔记体断片构成,因为共同的主题——爱、孤独、恐惧、疾病、死亡、上帝、创造等,集中表达了作者终生关注的各种精神问题,在精神暗流上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有机整体,被誉为现代存在主义最重要的先驱作品之一。
我一直觉得翻译诗歌是费力不讨好的活计,现在来看这小说(或者手记)的汉译更是如此。 不懂德语,也不可能看原著或者英译。 那么,我不推荐这本从英译再转译的书。 80页以后或许有精彩之处,但我木有能力继续下去。毫无共鸣或者美感。 我不大认同这是小说,这更像一本素材手册...
评分作为里尔克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不同于其诗歌早期的抒情风格,而是主要以客观、智性的眼光审视生命,最擅长以一个小物件入手,精细的书写物件的边边角角,然后带入相关的历史、人物与亲朋,从而展现出细小又宏大看似对立实则融合的风格。 主人公马尔特·劳瑞茨·布里格是丹麦破落...
评分游吟诗人是欧洲一个古老的职业,其浪漫神秘的形象频繁地见诸欧洲的文艺作品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威尔第的歌剧《游吟诗人》。曾几何时,这一特殊的人群游走于列国之间,演唱自己创作的诗歌和歌曲,表演民间史诗,在他们赞美着爱情,讽谕世象百态,让人们亦悲亦喜的同时,其实也是...
评分向死而生:一位纯粹诗人的心灵经验 ——读里尔克《马尔特手记》 瓦尔特•本雅明在分析波德莱尔笔下的十九世纪末的巴黎时写道:“巴黎的质地是脆弱的,它被脆弱的象征包围着——有生命的东西和历史形象。他们共同的特征是对逝者的悲哀和对来者的无望。” 如波德莱尔在诗...
评分大概浏览了其注释,细读了第一节 比较参考了 艾洛,Dasha的译文 https://www.douban.com/note/203369555/ https://www.douban.com/note/203425346/ 对照Engel的评注本作为底本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143231/ 我也不太清楚是出版社选题找的译者(现在多数情况如...
更喜欢德译本《布里格手记》的表达,对比看发现这本差很远!
评分爱者与被爱者,浪子的出走与回归
评分这本书已经接近思的考辩了,形式、叙述上的不完美带来了更多的启发。这当然不是小说,多数是诗,有一些可以称为小说,是思考的冗余物,是身体的负累,是诗与诗间隙的一次停顿。
评分感覺像是里爾克帶著走遍了他的書房 細心地向我介紹,那些歷史長河中留下來的璀璨明星。深入探討,盡量客觀的分析她們/他們的處境、際遇、以及選擇。 初看時,感覺頗為迷失 風吹起窗紗,窗外時而傳來少女銅鈴般的笑聲。 微風吹拂著窗紗,陽光深淺不一地灑落在地板上。 他慢慢地述說著 內容飽滿,卻盡量回避自己的私人情緒,偷偷地把情緒都丟進了那間找不到鑰匙的小黑屋裡。 跟著他從這頭跑像那頭,說這幾百年,無限不循環的過往。 聞著安心的氣息,裡面摻雜著塵埃、人生和星辰。 閉上眼睛,去感受,感受那通過這單薄媒介傳過來的力量。 那些,似懂非懂,似有解又無解的問題。 好似,不需要答案,也已經明白了。 像是夏夜的星空,乍一看去,滿目漆黑而不得所物,細細一看,卻是滿眼星辰,忽明忽暗地朝你眨著眼睛。
评分很好 但因为是英文转译的 扣一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