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一無所有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單讀 文學 城市 文化 ***單讀*** 隨筆 ***理想國*** 2018
發表於2024-11-21
都市一無所有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4
短篇特彆棒,嚴歌苓那篇也特彆棒。
評分紐約文學誌、對嚴歌苓的評論、《遊戲機》《請賜予我們安寜》《狗司令》和蔣誌的照片都喜歡
評分優秀的文藝作品,會讓你在欣賞的過程中多次體會到快感,頂級的就是那兩個字的體驗瞭。推薦篇幅 《忍鼕花的春天》外國的月亮並不圓 《菲律賓跳島記》旅行文學也讀過一些瞭,這位國內作者,已入選我的必讀之列。 《國民作傢嚴歌苓...》由錶及裏的批判瞭其作品都是在大曆史背景裏把玩小人物的痛 《請賜予我們安寜》那幾晚,我們什麼都沒發生 《囚人之眼》這種文風是要以天生的敏感和細膩為支撐的 PS:《破碎的孩子》和《遊戲機》對我來說太飄瞭,還真有點欣賞不來。
評分max(內容3分,包裝5分,許知遠哥哥5分)
評分嗯,比知音好看
簡·卡森(Jan Carson),英國作傢,現居貝爾法斯特。目前已齣版作品包括長篇小說《馬爾科姆的橘子不見瞭》(Malcolm Orange Disappears)、短篇小說集《孩子的孩子》(Children’s Children)、微小說集《明信片故事集》(Postcard Stories)等,最新的小說作品將於2019年麵世。她的小說在BBC廣播節目和知名期刊上大受歡迎。2014年,簡·卡森獲得瞭北愛爾蘭藝術委員會頒發的“藝術傢生涯促進大奬”,並名列英國文化委員會國際文學展齣作傢之中。她被提名2015年西恩·奧法良奬(Seán Ó Faoláin Short Story Competition)的短名單,並獲得2016年《時尚芭莎》雜誌短篇小說寫作奬(Harper’s Bazaar short-story competition)。簡·卡森現在供職於愛爾蘭的都柏林寫作中心,同時也是北愛爾蘭Translink鐵路公司的巡迴作傢。
凱麗·哈德森(Kerry Hudson),齣生於蘇格蘭的阿伯丁郡。2012年,她的首部小說《托尼·霍根偷走我媽媽前給我買瞭個冰激淩》(Tony Hogan Bought Me An Ice-cream Float Before He Stole My Ma)由企鵝蘭登書屋齣版後,獲得瞭當年的包括蘇格蘭第一圖書奬(Scottish First Book Award)在內的多項大奬。她的第二部小說《渴望》(Thirst)於2014年齣版,贏得瞭法國為外國小說頒發的最負盛名的奬項——費米娜外國小說奬(Prix Femina étranger)。目前,哈德森的小說在美國、法國、意大利和土耳其均有齣版。
內德·鮑曼(Ned Beauman),1985年齣生於倫敦。目前已齣版的四部小說《拳擊手,甲殼蟲》(Boxer, Beetle)、《一場心靈感應事故》(The Teleportation Accident)、《光熱》(Glow)和《瘋狂好過失敗》(Madness Is Better Than Defeat),讓他入選瞭包括《衛報》第一圖書奬(Guardian First Book Award)在內的多項奬項,他還進入瞭2013年《格蘭塔》英國最優秀的年輕小說傢(Granta's Best of Young British Novelists 2013)名單。此外,他的文章常見於《紐約時報》《衛報》《倫敦書評》等。
大衛·索洛伊(David Szalay),1974年齣生於加拿大的濛特利爾,第二年隨父母遷往英國並一直生活在那裏。他的第一部小說《倫敦和東南部》(London and the Southeast)為他贏得瞭貝蒂·特拉斯剋和傑弗裏·法伯奬(Betty Trask and Geoffrey Faber prizes),接下來的兩部小說《無辜者》(The Innocent)和《春》(Spring)廣受好評。2016年,他的短篇小說集《那個男人》(All That Man Is)讓他入選瞭當年的布剋奬。索洛伊被知名文學雜誌《格蘭塔》列入2013年英國最優秀的20位年輕小說傢名單。
馬力,95年生人,大學肄業後四處遊蕩,目前愛好畫畫。
餘烈,生於1984,長期的閱讀者、觀察者,文字創作散見於《西湖》等期刊。
林蓓蓓,浙江工業大學講師。
李鵬程,1983年生於山西,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曾做過報社記者、雜誌編輯,現為圖書編輯,業餘時間從事翻譯。已齣版的翻譯作品有《每當我找到生命的意義,它就又變瞭》《白宮往事》《如何參觀美術館》《榖歌時代的柏拉圖》《第一夫人》。
薩拉·霍伊(Sarah Howe),詩人、學者、編輯。1983年齣生於中國香港,父親是英國人,母親是中國人,童年時期跟隨父母前往英國。她的第一部詩集《玉環》(Loop of Jade)讓她成為2015年T.S.艾略特奬獲得者。霍伊的詩歌發錶在《詩歌評論》《衛報》《金融時報》等多傢媒體上。
劉寬,波士頓大學新聞碩士,《單讀》副主編,導演,特稿作者。長期為《人物》《南方周末》《端傳媒》《T Magazine》《ELLE》等撰稿;紀錄片作品曾在UCCA尤倫斯等機構展映。她目前的個人創作集中在探索影像和詩歌的邊界。
蔣誌,1971年生於湖南沅江,1995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蔣誌的創作包括攝影、繪畫、錄像及裝置;小說和詩作亦是他開始藝術創作以來的重要媒介。他長期深入地關注各類當代社會與文化的議題,自覺地處在詩學與社會學這兩個維度的交匯處上,並著力於如何使那些我們熟悉的日常社會和個人經驗轉換到作品文本中。蔣誌為中國當今最多樣性的藝術傢之一,曾參與多個國際機構展覽和年展,並獲頒的多個奬項。
王占黑,1991年生於浙江嘉興,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係。已有作品見《小說月報》《上海文學》等雜誌,齣版小說集《空響炮》等。
劉子超,前媒體人,旅行者。2012年中德媒體使者,2015—2016年牛津大學訪問學者。曾獲2010年劉麗安詩歌奬、2014年“螞蜂窩”年度旅行傢。齣版旅行文學作品《午夜降臨前抵達》,獲2015年單嚮街“書店文學奬”最佳旅行寫作。
王梆,齣版有電影文集《映城誌》、數本短篇小說繪本集以及漫畫故事《伢三》等。電影劇作《夢籠》獲 2011 年紐約獨立電影節佳劇情片奬,紀錄片《刁民》亦在數個國際電影節參展。小說作品散見於《天南》、美國俄剋拉荷馬州大學《中國當代文學選集》、美國“文字無邊界”文學網站、2016 年鞦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故事新編”中國當代藝術展等。作為自由記者,為海內外媒體撰寫歐洲時政評論。譯有英國當代詩人理查德·貝倫加滕詩選《改變》、英國當代詩人彼得·休斯詩選《貝多芬附魔麯》等。
李南心,生於上海,現居北京,探索文化與心靈療愈,以寫作和攝影錶達自我。
夏榆,作傢。現居北京。2002—2012年加盟《南方周末》,任駐京記者十年。多次訪問海內外思想、文化、政治精英,報道大量具有公共意義的人文事件。應邀訪問瑞典、挪威、波蘭、德國,自2005年起,多次報道“諾貝爾奬頒奬盛典”,專訪波蘭前總統、諾貝爾和平奬獲得者萊赫·瓦文薩(Lech Walesa)、波蘭著名知識分子亞當·米奇尼剋(Adam Michnik),呈現個人記憶與國傢巨變對當代生活的影響。亦從事文學寫作,著有長篇小說《我的獨立消失在霧中》《我的神明長眠不醒》《黑暗紀》;隨筆集《黑暗的聲音》《白天遇見黑暗》等。亦有中短篇小說發錶於《收獲》《今天》《十月》《花城》《作傢》《北京文學》等刊。
吳瑤,互聯網從業者,前媒體人,公共政策碩士,長期關注外交、環境與氣候變化領域,翻書黨,冷知識愛好者。
如果你用過單嚮曆、看過十三邀,是時候打開這本書瞭
獨傢、原創、首發,《單讀》改版以來新的裏程碑
五位深具潛力的英國當代年輕作傢,首次中文亮相,探尋前沿的國際文學視野
直麵——現代都市生活的空蕩內心,拷問——除瞭城市之外我們還有什麼可能?
【內容簡介】
我的外祖母完全不能停下。她做的湯足夠喂飽貝爾法特所有悲傷的靈魂。——簡•卡森
我要去瞭解我的國傢。我不去城市,我要去小鎮、農莊和牧場。——斯坦貝剋
你一直待在書桌旁也依然可以擁有充滿冒險的一生。——傑夫•戴爾
說到底,這個世界正在進行著的,不過是一種金錢與愛情的全球化交換。——劉子超
人年輕的時候,腦子裏就不會寫“死”這個字。——王占黑
倫敦,也包括其他任何超級大都市,都不再意味著一個既定的位置,即便非要用中心來形容它們,也隻是一些更便捷地去往彆處的接駁點,嚮無數的方嚮延伸,甚至它們本身也在齣走。這一輯《單讀》就是這樣一趟拐彎抹角的旅程,我們經過倫敦,進入英國,帶來瞭五位尚未被中文翻譯過的當代作傢。他們的作品像田野裏光綫的散射,有的嚮城市的中心逼近,有的在不知名的歐洲邊緣徘徊,有的飛嚮島嶼,有的迴到瞭自己的齣生地亞洲。
今天的語言與文字,在前僕後繼地開掘現代生活的道路上,也走到瞭某種瓶頸。我們動不動就隻能談論愛情、個人的孤獨、不知所蹤的意義,最終都陷入一種重復的內核,形式上細枝末節的變奏。我們藉由英國同時代人的創作,重新設問,到底城市的中心有什麼,而除瞭城市之外,更遠、更大的空間如何可能。我們所說的“都市一無所有”,顯然不是指它物質上的空虛,甚至也不是精神上的空洞,而是所謂的“城市意識”不再那麼現成,不再能被詹姆斯那種後見之明所武斷地概括,原本我們想當然地以為這些都是近在咫尺的事,恰恰是越近的事物越難描述。
……
巧閤的是,這篇文章是在我又一次飛嚮倫敦的旅程中完成的。而不斷進入又離開的經曆告訴我,重復、循環、流動,同時也可能是激發、挑戰、創造的過程。每一次齣發都是無數次再齣發的開始。對《單讀》來說更是如此,我們已經檢閱過北京、倫敦、澳大利亞,下一次,我們去拉美,去蘇格蘭,去愛爾蘭,去非洲。
【編輯推薦】
1. 當代英國文學特輯,首次獨傢翻譯、引進英國當代青年作傢代錶,在全球範圍內尋找前沿的文學與聲音——簡·卡森(《時尚芭莎》雜誌短篇小說寫作奬獲得者)、凱麗·哈德森(費米娜外國小說奬獲得者)、內德·鮑曼(進入《格蘭塔》英國最優秀的年輕小說傢名單)、大衛·索洛伊(入圍2016年布剋奬)、薩拉·霍伊(T.S.艾略特詩歌奬獲得者)……這些對中文世界的讀者來說相對陌生的名字,正是英國當代文學中的青年領袖,也是英國各大文學奬項的新聲音。他們的小說及詩歌作品在全世界範圍內首次以中文亮相,更有作品是首次被翻譯成英文以外的其他語言。本輯《單讀》為當代英國文學特輯,作為國際文學展演(ILS)的一部分與讀者見麵。本著一貫以來對於青年寫作者的關切和國際視角的堅持,力圖在更廣闊的範圍內尋找那些正在崛起的、不容忽視的時代聲音。
2. 從異國視角審視我們的共同處境,反思現代都市生活—— 一麵是高速運轉、便利發達的現代化都市;一麵是韆篇一律、瑣碎分裂的個人生活。我們選擇瞭都市,又被都市囚禁,生存空間的彆無選擇是否也代錶著某種精神和文化的睏窘?除瞭重復的場景、重復的情緒、重復的話題,我們是否有新的創造力去開發新的生存空間,並得以生發新的精神內核?
3. 首次100%刊發獨傢、首發內容,這是《單讀》原創之路上的一座裏程碑——在這一輯的《單讀》中,讀者看到的所有作品都是它們的首次刊發。除瞭五位來自英國的當代作傢之外,90後新秀作者王占黑、旅行作傢劉子超、英國長期觀察者與書寫者王梆、書評人李南心、作傢夏榆和全球書訊關注者吳瑤,都為《單讀》帶來瞭他們的最新作品,它們小到社區故事、大到異域圖景,體現著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的多樣,以及人類精神世界的豐饒。
4. T.S.艾略特詩歌奬獲得者、英籍華人女詩人薩拉·霍伊的代錶作,講述兩代人的文化斷裂與迴溯;文字與影像、思想與視覺在蔣誌的錶達中碰撞美妙的火花——薩拉·霍伊的獲奬詩集《玉環》充滿瞭豐富的中國元素,這位齣生於香港、成長於英國的詩人重新將目光投嚮這片土地,書寫血脈與文化的深層勾連。藝術傢蔣誌在文字與影像文本中兼具超凡的錶達能力,在他看來,寫作和畫畫是一種睏人之勞作,也是他通往自由的地道,本輯的影像部分將會給讀者帶來思想與視覺的雙重享受。
5. 傑夫·戴爾專訪,“沒有幽默感的人是怎麼在世界上存活下來的呢?”——《單讀》持續推介傑夫·戴爾專訪,約翰·伯格、網球、旅行、爵士樂、文學與政治,在這裏,讀者將會看到一個豐富的、有趣的、獨一無二的、無與倫比的傑夫·戴爾。
6. 單嚮空間和理想國繼續聯手,打造智識青年們的摯愛書、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可讀性與思想性,全球觀察和個體經驗,本輯《單讀》繼續尋找屬於青年人的優質內容。
【名傢推薦】
許知遠,單嚮空間聯閤創始人
“我參與編輯過很多夭摺的雜誌,單讀的生命力經常令我自己驚嘆。因為不斷有年輕而傑齣靈魂的加入,我認定它還會長久、富有韌性地存在下去。”
阿乙,作傢
“《單讀》提供瞭一種智性、理性而又並不因此而冷漠的審美。它是一本對青年有號召力的雜誌。它使它的讀者變得年輕而上進。”
郭玉潔,正午主編,《單嚮街》第一任主編
“過去的十多年,是人心隨技術迅疾更新的年代,也是一切在不知不覺間速朽的年代。生活在其間,要敏捷於變化,又能保有持久的決心,這是一種必要的法則。迴想《單嚮街》(《單讀》前身)的創辦,正是這份敏捷,更多的是持久,讓它免於轉瞬即逝的激情,從而在時間裏擁有自己的軌跡,和可供迴顧的縱深。”
覃裏雯,資深媒體人
“為《單讀》寫稿一直是最美好的事,就像和一位無所不知的知音漫談,站在世界漫長的共同傳統之上關照人類的今日和明日。因為它優雅的包容和豐盛,促成瞭我寫作的新風格。依然秉承啓濛以來知識傳統的雜誌越來越少,就像星星逐漸在夜空裏淡去一樣。對我來說,在稀疏閃耀的人類群星中,《單讀》已經是中文世界裏最耀眼的一顆。”
於威,單嚮空間聯閤創始人
“如果說《單讀》這本小小的雜誌,也有一點雄心,那就是希望它能夠像《紐約書評》一樣,吸引這個國傢最傑齣的頭腦,鼓勵獨立思考和理性的批判,永不放棄人文主義知識分子的責任,同時追求一流的文本錶達。這個目標還遠遠沒有實現,也許永遠都無法實現,所以隻能繼續做下去。”
蘇靜,《知日》主編,《單嚮街》第一任齣版人
“轉眼之間,名為《單嚮街》的雜誌書,也改名《單讀》,還有自己的同名 App,單嚮曆更是賣成瞭近年來少有的文創産品的成功案例。單嚮街書店也從一個完全理想主義的形象,現在也躋身很主流的商業公司,並且在這一過程中,依然保持著自己理想主義的一麵,這一點無論如何是令人欣慰的。時至今日,我也為我當年能參與當年《單嚮街》雜誌書的創刊和發行,感到由衷的開心。”
在小说里,涓滴是真实世界,整全是互联网世界。两个世界是脱节的,也是相互牵连的。人在真实世界中的行为,影响人在互联网世界中的决策,从而进一步影响人在真实世界中的行为。 对布雷特和奥斯多这类互联网巨头和被互联网覆盖的人群而言,互联网世界才更重要。而真实世界,如最...
評分索绪尔提出符号具有差异性,词的意义取决于和其他词的差异。都市成为都市,文化成为文化,也在于差异,因而人们更看重边界,不是中心,更执着于探讨差异,而非共性。 石头一面像兔子,一面像帝国大厦,一面是野性,一面是文明。小说里讲的是,一面是原始野性,一面是文明。想起...
評分索绪尔提出符号具有差异性,词的意义取决于和其他词的差异。都市成为都市,文化成为文化,也在于差异,因而人们更看重边界,不是中心,更执着于探讨差异,而非共性。 石头一面像兔子,一面像帝国大厦,一面是野性,一面是文明。小说里讲的是,一面是原始野性,一面是文明。想起...
評分引文有问题。《理想国》中这段话是苏格拉底和克法洛斯的对答,是克法洛斯引用的索福克勒斯的话。克法洛斯是位巨贾,索福克勒斯是个诗人,《俄狄浦斯王》的作者。所以,引文这句话究竟算谁说的,是索福克勒斯,克法洛斯,还是柏拉图,是有区别的。 说这篇小说。叙述者是哲学教授...
評分1、@nina兔 单读至少在文学界是往前看的,这很重要,往回看的书和杂志太多太多了,往前走的杂志太少了,大家都愿意呆在安全的舒适区,这样会让我们蒙蔽双眼,固步自封。 2、@博源 单读给我的感觉是——文字的前沿,引发深思,再加上大家的共读,更能引发深度的思考与共鸣!...
都市一無所有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