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權利而鬥爭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發表於2025-02-24
為權利而鬥爭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我還是覺得學者不應輕易改動已經固有的術語,很容易造成閱讀障礙,當然作者在最後就法權寫瞭很多自己的意見,但是還是不能接受。
評分後記中譯者提到他曾想譯為“為法權而鬥爭”,在我看來更貼切一些: 1.法權經過鬥爭纔能得到。把民族和它的法連一起的牢固紐帶,不是習慣,而是犧牲。 2.當權利收到侵害,和平和權利總要犧牲一個,這是選擇。 3.抵抗不法維護權利是義務,對自己也是對集體。 4.為權利而鬥爭也是為製定法而鬥爭。(這一點太精妙瞭) 5.維護權利不隻是為瞭錢,也是為瞭自己的人格。就像是國傢之間為瞭寸地之爭也要打仗,即使付齣很多物質,如果不打的話,以後就會有無數被侵害的可能。
評分後記中譯者提到他曾想譯為“為法權而鬥爭”,在我看來更貼切一些: 1.法權經過鬥爭纔能得到。把民族和它的法連一起的牢固紐帶,不是習慣,而是犧牲。 2.當權利收到侵害,和平和權利總要犧牲一個,這是選擇。 3.抵抗不法維護權利是義務,對自己也是對集體。 4.為權利而鬥爭也是為製定法而鬥爭。(這一點太精妙瞭) 5.維護權利不隻是為瞭錢,也是為瞭自己的人格。就像是國傢之間為瞭寸地之爭也要打仗,即使付齣很多物質,如果不打的話,以後就會有無數被侵害的可能。
評分“犧牲一種被侵害的權利是怯懦的行為,人們的這一行為招緻恥辱,招緻對共同體的最大損害;為權利而鬥爭是倫理的自我維護行為,是一種對個人和集體的義務。”(這一版翻譯看得好纍,附錄的演講比正文清晰
評分閱讀過程中時而流暢時而阻塞的感覺很明顯,可以找找其他譯本來讀
耶林(1818-1892),19世紀西歐最偉大的法學傢,也是新功利主義(目的)法學派的創始人,其思想不僅對西歐,而且對全世界都産生瞭巨大的影響。
鄭永流,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作者魯道夫·馮·耶林(1818—1892),十九世紀西歐最偉大的法學傢、新功利主義(目的)法學派的創始人。本書是他在1872年所做的一場有關“為權利而鬥爭”的報告的基礎上,修改和擴充完成的一部法學著作。在本書中,耶林指齣,所有的權利都麵臨著被侵犯、被抑製的危險,因為權利人主張的利益常常與否定其利益主張的他人的利益相對抗,所以權利的前提就在於時刻準備著去主張權利,要實現權利,就必須時刻準備著為權利而鬥爭。耶林在文中雄辯地批評瞭薩維尼所認為的“法的形成同語言的形成一樣,是在無意識之中,自發自然形成的,既無任何角逐,亦無任何鬥爭”這一觀點。本書可謂法律史上不朽的名著,它以深刻的思想鼓舞民眾的權利觀念和鬥爭意識。
第一章 法的起源 法权(Recht),是一个目的概念,本性是在双重意义上形成的,即包含目的与手段的对立。每一个法权制度,既标明自己为之服务的目的,同时也指明应当如何遵守目的之手段。而手段,即反对不法的斗争,本身即证明法权的存在。因而,耶林主张,为权利而斗争。 德语R...
評分“为权利而斗争”这句口号对每个法律人来说都是耳熟能详的。但是,面对“究竟为什么要为权利而斗争”,“在权利遭遇强权时该怎么办”等问题,人们采取的政法实践却往往与此宣言背道而驰。善良和善于忍耐的人们常常认为,权利是可以放弃的,而拥有强权的人们则常常认为,权利是...
評分“法的目标是和平,而实现的手段是斗争。只要法必须防御来自不法的侵害——此现象将与世共存,则法无斗争将无济于事。法的生命是斗争,及国民的、国家权力的、阶级的、个人的斗争。”——是为序 你是否也曾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在心里宽慰自己“退一步海阔天空”;你是否也曾遇到为...
評分为了做一只接得住飞盘的好汪,研一的时候把老郑翻译的书都找来看了,嗯,然后现在忘的差不多了= = 但真的,我认真的看了豆瓣上有关老郑翻译德国法学著作的所有评论,然后兴冲冲地在他office hour的时候跑去给他讲:老师,豆瓣上很多读者认为你翻译的不好咧,简直就不像在说人话...
評分上海小红楼案无一官媒敢为其发声;一位勇敢的学长在校人大代表选举前夜发长文质疑现行制度是否真正践行了宪法精神;被梅桢起诉的学长表示会尽力到场出庭……近来发生在身边的许多事让我觉得无奈又迷茫,直至我读完耶林的这本书,心中郁结总算找到了排解的出口。 为权利而斗争本...
為權利而鬥爭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