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生于1911年8月,山东清乎(今临清市)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1935年秋入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掌握了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在德期间,发表论文多篇,获得国际学术界高度评价。1946年回国,受胡适、傅斯年、汤用彤三位先生之聘,为北京大学教授,主持创办东方语言文学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8年后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期间还先后担任过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
《谈人生》讲述我写东西,不会有套话、大话,至于真话是否全都讲了出来,那倒不敢说。我只能保证,我讲的全是真话。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百可无的。如果说人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这里。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本能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我爬出的东西不见得都是精金粹玉,都是甘露醍醐,吃了能让人升天成仙,但是其中绝没有毒药,绝没有假冒伪劣,读了以后至少能让人获得点享受,能让人爱国,爱乡,爱人类,爱自然,爱儿童,爱一切美好的东西。
孟子主性善,荀子主性恶。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比喻天地对待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一视同仁。刍狗:类似于现在的花圈,使用之前...
评分季老从来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一个大师,他一直觉得这个称谓都是他身上的枷锁。我们无须争论季老是否是真正的大师,请先让我们秉着尊敬的心看待这位老人。季老的文字十分平实,想必到了他那样的年纪,早已不需要华丽的装饰。如果你怀抱着去读文艺散文的心态去读季老的文字,那么季...
评分老先生过世了。很多年前就知道他是个老人,很高寿的老人,一年又一年,似乎可以一年年都这么高寿下去。然而,忽然他却真的走了。他儿子说,没来得及说什么。看到这里倒没有彼时可能应有的遗憾,老先生还有什么需要在这个时候急急说出不可的话吗?我想大概也是没有的吧。至于大...
评分满心希望地等来了这本书。第一、二篇,挺吸引我的。 我心想着“老先生真得是挺睿智的,没有愧对那名声。” 可是自从看到,对他在国外游学期间的经历所写的几篇,我开始有点儿怀疑了。 我只能说老先生有学识,但是对于人生似乎还没有那么通达。 也许,我的期望太高了,我满心想...
季老文字朴实,但不虚夸,很值得让年轻人去学习看待人生
评分亲切豁达的文字,絮絮展开人生的浅谈,不深奥,不考究,邻家长辈的促膝长谈
评分德艺双馨
评分季老作为学贯东西的大家,写文章不做作,很真诚。这点非常难得。不过在谈及人生方面,因为这是零零散散收集在一起的集子,所以主题有很多是重复的。季老在书中不断提起自己不喜欢西方哲学家式的分析,而喜欢传统的东方性的意象表述。但是假如你带着聆听国学大师谈人生的想法去读这本书,恐怕你会感到无比失望,因为很多观点单薄简陋,甚至还不如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季老反复引用的有在德国时的一点儿小见闻以及陶渊明和苏轼的两首诗,不过想来人生哲理翻来覆去确实也就那么几条,万古常新。但是,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并无收藏的必要。
评分季先生太幽默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