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1953年生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以同等学历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赴纽约定居,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定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十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景物系列。业余写作,2000年出版文集《纽约琐记》,2002年出版《陈丹青音乐笔记》,2003年出版杂文集《多余的素材》。
本書是《退步集》的臺灣版。
本書作者陳丹青,於一九五三年出生上海,自習繪畫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研究班,在一九八○年畢業展中發表的《西藏組畫》,以寫實的風格在文藝界和美術界引起一陣旋風而蜚聲海內外,成為中國油畫界的風雲人物,更被圈內人士喻為八○年代最具才華的油畫家,影響深遠,至今油畫界中仍有所謂的「陳丹青情節」。
一九八二年他以自由畫家身分移居紐約,直至二千年才重返清華大學任教。他除了是一位畫家,也是一位作家和評論家。
本書選錄了他歸國後的隨筆散文、雜誌專訪、演講內容等部份文字,劃分為五大主題,分別是繪畫、訪談、城市、專題和雜談。在不同的主題中,他透過一雙歷史之眼,以清晰的理路,層次分明的敘述,質樸有力的文字,呈現他對人事物的所見、所聞、所思和所感。
以退步為題,涉有作者對中國百年在人文藝術領域種種「進步」 之說的懷疑、追尋和反思。除了兼有禪詩「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之道,也隱含了作者退一步的反省,是對進一步的期許。
|目錄|
本書總頁數共 352 頁
序
Ⅰ
常識與記憶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笑談大先生
魯迅是誰?
我的師尊木心先生
Ⅱ
城市建設與歷史記憶
我們應該向那位大清國老兵丁好好學習
心理景觀、建築景觀與行政景觀
古鎮:衰敗與淪亡
城市與想像
我只是偶爾潛回上海的喪家犬
Ⅲ
山高水長
油畫與圖像
一時聚散
如何成就大師?
寫在義大利文藝復興作品展來華前夕
文藝與復興
“两年前一次为年青人的座谈中,有张小小的纸条几经转手递过来:陈老师,你这样说来说去有什么意思呢?你会退步的!我似乎有所触动了!” 《多余的素材》《退步集》《荒废集》,陈丹青一直在以退为进,恋战不去。他知道自己脸上的油彩斑斓、角色尴尬,顶着画家的头衔,却一直在...
评分“两年前一次为年青人的座谈中,有张小小的纸条几经转手递过来:陈老师,你这样说来说去有什么意思呢?你会退步的!我似乎有所触动了!” 《多余的素材》《退步集》《荒废集》,陈丹青一直在以退为进,恋战不去。他知道自己脸上的油彩斑斓、角色尴尬,顶着画家的头衔,却一直在...
评分陈丹青, 1953年生, 上海人。 少年时因文革被流放到农村,后自学成才,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生班。 17年我在当地的小书店里看到这本书,“咦,退步集”。 在这个时代,大家都想着要如何进步,书架上可能有十多个不同版本的“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 而这个人写了本...
评分虽然姿态很象,我在读了《退步集》以后却发现,原来陈丹青不是愤青。 他的喋喋不休,罗嗦,到处介绍采访,参加论坛,其实未尝不是种工作,那是在说话,说话,再说话,这种说话,就是他能做的最有建设性的事情。 前面有朋友将其与史铁生比,其实不必,都是令人喜欢和敬佩的人。...
评分好像很久没有像现在这样非写点什么不可了, 太喜欢陈丹青这个老头子了。 很想摘几句他写的话, 但怕断章取义。如果没有看完整他的思路,他的话太容易被误读了, 是个十足的性情中人。 但他不是“愤青”或者“愤中”。 发现刚刚想摘的话都是这样子的: 关于外语考试制度,他...
除了访谈什么都不想看
评分台版的不错啊
评分城市文化部分最为精彩,反倒是绘画部分一般。评价鲁迅:好看+好玩,“好玩”是一种对人性极为透彻、入木三分的理解。
评分归国油画家的喋喋不休与深刻反思,全书的诚意亮点的真就是书名了。艰涩专业也能写得这么以小见大,以洋看中的有趣
评分说到底,没有谁的世界观是高高在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