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寄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李渔 闲情偶寄 随笔 古典文学 生活的味道 修身养性 中国古典文学 古代生活
发表于2025-04-01
闲情偶寄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高中做文言文做到里面的某篇文章 于是现在借来看了 挺好的~
评分很有趣
评分看李渔的《闲情偶寄》,我也有了时下流行的“穿越”冲动,要是能有一个这样的男人在侧,人生该是多么多姿。会写剧本,还当导演,会赚钱,能花钱,懂女人,懂得欣赏女人,还懂得教女人怎样做女人,了解美食、知道怎么侍弄花花草草,还知道养生……
评分吃!喝!玩!乐!
评分很有趣
李渔(1611-1680),原名仙侣,字笠鸿,一字谪凡,号笠翁、湖上笠翁等。祖籍浙江兰溪,生于江苏如皋。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
最闲适、奢侈的中国情趣记录,从万物的细微处滋养美感,在生活的点滴中寻找乐趣。
与《遵生八笺》、《长物志》、《随园食单》构成明清生活艺术的灿烂景观。
《闲情偶寄》是清代李渔的名著,位列“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首。全书8部,前3部是戏曲理论,后5部写丝竹歌舞、房舍园林、家具古玩、饮馔调治等生活情趣,被誉为古代生活艺术大全。对后世文人影晌很大。李渔将戏曲与之合写。不作专著,足见他认为艺术附丽于生活中。作者常年携家庭戏班辗转各地演戏,舞台实践使他体会到连金圣叹评的《西厢记》,也只是文人的案头游戏。他立足于“填词之设,专为登场”,提出“结构第一”、曲文贵显浅、重机趣、戒浮泛、忌填塞,宾白求肖似,题材贵创新,以脱窠臼为第一使命的一系列主张,还建立了一套“立头脑”、“减头绪”、“密针线”的具体创作方法。
李渔的理论成为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巅峰之作。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独特的地位。今天,只要我们认真研读。仍可汲取到丰富的营养。
昔年曾见《李渔全集》,卷数众多而恐不能尽读,遂断了置诸书架的念想。可巧某日至书肆,见有打折之浙江古籍版《闲情偶寄》,竖排简体亦合意,且书薄,想来假以时日尚可读完,遂携之归。 逮至翻书细读,方晓笠翁之“偶寄”并非“闲情”。因了风俗日靡而有心正之,“冀人由雅及...
评分不知道这个版本如何。我从网上找了四个版本。都在翻。我看书囫囵吞枣,这是第一次看书差不多每页都要惊诧,都有怕马匹的冲动。 用笠翁本人的话说,虫鸣犬吠都是当时当地有感而发,我不能等到读完这本书后慢慢整理了,先吐为快。 我的闲情偶寄(一):陶渊明和李渔(上) 《闲...
评分李漁是個趣人。《閑情偶寄》記玩娛,記器物,記詞曲。大部頭讀累了,翻翻此册,還真有娛情暢懷之慨。 “棕櫚:無枝能葉,筆直而上,上不蔽天,下不侵地。較之芭蕉,大有克己不妨人之別。 看花聽鳥:花鳥兩物,造物生以媚人者也。每值花柳爭妍之日,飛鳴鬥巧之時,必致謝鴻鈞...
评分这是一本颇有趣味的书。 论美女的几章,建议对美人关注和自认为是美人的人都读一读,看来至少几百年来,中国人对美女的判断似乎没有什么变化。 李渔讨厌用油漆刷墙,觉得俗气,他用酱紫色的纸糊在墙上当底色,然后把豆绿色的云母笺,随手撕裂成不规则的大小块,每块拼接以来...
评分闲情偶寄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