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修养

中国人的修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工人出版社
作者:蔡元培
出品人:
页数:312
译者:李铁谊
出版时间:2008-10
价格:3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0842248
丛书系列:究竟文库
图书标签:
  • 蔡元培
  • 文化
  • 教育
  • 修养
  • 人文
  • 中国人的修养
  • 社会学
  • 礼仪
  • 中国传统文化
  • 修身养性
  • 道德修养
  • 国学经典
  • 人生智慧
  • 儒家思想
  • 传统美德
  • 心灵成长
  • 处世哲学
  • 自我提升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人的修养》是蔡元培公民道德修养方面的代表作,主要收录他最为重要的道德思想代表作品《华工学校讲义》和《中学修身教科书》,并收录他其他几篇有关道德修养的文章,充分体现了蔡元培先生对于现代中国人应具有的道德素养的总体构想。

从形式上看,《中国人的修养》原是普通学生所用的教科书,乃是通俗的指导实践之书,而非学术理论著作。它完美结合了中华传统修身与现代公民教育的观念,以具体的行为实践为出发点,用浅显的思想、易操作的方法来直接引导读者,是一部值得所有国人阅读体会的道德进修手册。

公民素质的进步,是一个民族富强与文明的必备条件。当下的我国社会,物质文明已经相当发达,但人们的精神道德体系却几尽崩溃。民众个人道德素养的普遍缺失,引起不少有识之士的极大担忧。面向大众的基础道德修养的有力引导,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道德危机下的良心承诺——民族企业、政府官员、社会精英必读。

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苏州市前副市长、新教育实验领袖 朱永新 专文推荐。

百岁老人、北京大学伦理学泰斗 周辅成教授 鼎力支持。

一部被遗忘60年的国民修身经典 一部百年罕见的公民道德实践之书。

作者简介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汉族,原籍浙江诸暨,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曾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人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提出了“五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他试图通过贫儿院的试验和推广,逐步以学前儿童公共教育替代当时的家庭教育,最终实现学前儿童公育的理想。他是中国近现代美育的倡导者,主张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实施美育,设想通过胎教院、育婴院、幼稚园三级机构实施学前儿童美育:把胎教作为美育的起点;让婴儿及其母亲生活在由自然美和艺术美构成的环境之中;认为幼稚园的美育一方面通过舞蹈、唱歌、手工等“美育的专题”进行,另一方面则要充分利用其他课内涵的美育因素,如“计算、说话,也要从排列上、音调上迎合它们的美感,不可枯燥的算法与语法。”教育论著有《蔡元培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等。

目录信息

第一部分 华工学校讲义
德育三十篇
合群
舍己为群
注意公众卫生
爱护公共之建筑及器物
尽力于公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责己重而责人轻
勿畏强而侮弱
爱护弱者
爱物
戒失信
戒狎侮
戒谤毁
戒骂詈
文明与奢侈
理信与迷信
循理与畏威
坚忍与顽固
自由与放纵
镇定与冷淡
热心与野心
英锐与浮躁
果敢与卤莽
精细与多疑
尚洁与太洁
互助与依赖
爱情与淫欲
方正与拘泥
谨慎与畏蒽
有恒与保守
智育十篇
文字
图画
音乐
戏剧
诗歌
历史
地理
建筑
雕刻
装饰
原文
第二部分 中学修身教科书
例言
上篇
第一章 修己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体育
第三节 习惯
第四节 勤勉
第五节 自制
第六节 勇敢
第七节 修学
第八节 修德
第九节 交友
第十节 从师
第二章 家族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子女
第三节 父母
第四节 夫妇
第五节 兄弟姊妹
第六节 族戚及主仆
第三章 社会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生命
第三节 财产
第四节 名誉
第五节 博爱及公益
第六节 礼让及威仪
第四章 国家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法律
第三节 租税
第四节 兵役
第五节 教育
第六节 爱国
第七节 国际及人类
第五章 职业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佣者及被佣者
第三节 官吏
第四节 医生
第五节 教员
第六节 商贾
下篇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良心论
第一节 行为
第二节 动机
第三节 良心之体用
第四节 良心之起源
第三章 理想论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快乐说
第三节 克己说
第四节 实现说
第四章 本务论
第一节 本务之性质及缘起
第二节 本务之区别
第三节 本务之责任
第五章 德论
第一节 德之本质
第二节 德之种类
第三节 修德
第六章 结论
原文
第三部分 蔡元培国民修养散论
世界观与人生观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思想自由
科学之修养
义务与权力
我的新生活观
怎样才配做一个现代学生
劳育与人生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修之道,养之见 偷爱警/文 中国人需要的修养到底是什么样子?一个大大的疑问摆在眼前,是仅仅依靠修为和品德就可以了吗?从目前来看,修养中的“养”是一种品赏,如何去修,怎样去修却很少有人关注?蔡元培老师给出了一些答案。从书名的立意上来看,这部书似乎是在为公...

评分

何为修养?不乱扔垃圾,说话礼貌,待人友好,这些都是习惯,亦是修养,所以很多时候“修养”和“习惯”被混为一谈。其实不然,“修养”是“习惯”的“因”,“习惯”是“修养”的“果”,譬如乱扔垃圾这件事,乱扔垃圾这个行为是习惯,而“为什么要乱扔垃圾”,此因便为修养所...  

评分

题目可以说是全书内容的概括,不过本篇书评就书谈书,不做过多过广的引申。 译文是帮助水平有限的读者理解看不懂的原文,而非更好地理解原文。虽然文言文阅读是中学语文教育的一部分,但是我自从上大学之后,一方面是专业不相关,另一方面是自身对文言文兴趣不大,长期不接触...  

评分

一部优秀的公民道德建设教科书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运动领袖、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前苏州市副市长) 相比陶行知而言,蔡元培先生对于近现代中国教育做出的贡献,我们一直没有足够的重视。其实,无论是1912年他担任教育总长期间,还是1917年他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  

评分

很不错。在三鹿之后正该阅读。这个民族遗失自己的灵魂已经很久。蔡元培的精神也已经被我们遗忘半个世纪以上了,包括他的老北大精神。现在不少民国好书被重新出版,如吕思勉的《中国文化史》也是。不知道这算不算是:為死去的民族精神“叫魂”。  

用户评价

评分

居然文言文的,看着很别扭。 道德修养很大程度上是家庭传统,社会环境,经济基础的反映,道德标准价值观混乱到多元,没有宗教和认真的信仰的所谓修养感觉更像是无源之水。 部分的有培根论人生的感觉,这类书偶尔读读也不错的。

评分

想要培养良好公民的书

评分

还是看原文的好

评分

“三好学生”还是蔡先生规划出来的呢

评分

还是看原文的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