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不为的反叛者

有所不为的反叛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罗新,1963年生于湖北,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教授,专业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和中国古代民族史。专业代表作《中古北族名号研究》(2009)、《黑毡上的北魏皇帝》(2014),著有旅行文学作品《从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发现中国》(2018)。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罗新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280
译者:
出版时间:2019-5
价格:52.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266646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历史学 
  • 罗新 
  • 随笔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上海三联书店* 
  • ***理想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罗新教授近年撰写了许多“与专业反思有关”的学术随笔,反映他对历史、历史学和历史学工作的反思与理解。这些与他走出书斋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历史、发现中国、认识世界异曲同工,一个目的即追索历史的纵深感,尝试发现和讲述不一样的历史故事。

本书用一系列个案讨论了诸如历史学家的美德、史料的运用及反思、历史叙述的多样及其背后的原因、历史的记忆与遗忘、怎样超越民族主义史学、古代民族的起源传说与神话、历史研究的想象空间、华夏文明西部边界的进退波动、帝国帝制的内外轻重等问题,以历史学家的方式质疑传统的历史论述,示范了一种健康的看待和解释历史的态度、方法。

★ 我们的历史知识从哪里来?

★ 传统的历史叙述、众所周知的历史认识会不会出错?

★ 为什么历史会被滥用和错用?历史知识为什么会有偏差和错误?

★ 匈奴是故事还是历史?以狼为祖先的是传说还是真实?

★ 西欧骑士身上的佩剑真的来自中国吗?

★ 忽必烈的历史挑战到底是什么?

★ 反思历史叙述的单一与纯粹,示范如何独立、健康地分析和观察历史的典范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历史。确保历史知识的正确与准确,不滥用或错用历史,关乎人类的精神健康与心智发育,而这正是历史学家的职责。确保这一职责得以履行的,是历史学家的美德:批判、怀疑与想象力。

我们熟悉的历史,包含着大量的神话与伪史,其中有些将会被揭穿、剔除和取代,有些则因史料匮乏、证据单一而使质疑者无可奈何。怀疑与批判的美德使我们不仅勇于揭破神话、创造新知,而且有助于我们在那些暂时难以撼动的新老神话面前保持警惕、保持距离。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一本反思历史学家工作准则、历史学研究原则的小书。关于这些原则,古今中外众家各抒己见,但在“求真”这一点上是统一的。寻求真相不是靠摘录和拼凑各种不同的权威们的证词,剪刀加浆糊不是历史学研究;作者罗新开宗明义,“从古今中外积累的巨量的历史知识库重新选择和组织素...  

评分

«有所不为的反叛者»是罗新的一本随笔集,前面几章是他对历史学的一些反思,后面部分是一些专业内容的随笔。 我并非历史专业或历史资深读者,最多是个半吊子的历史爱好者,然而,即使以我这非常不专业的眼光来看,也能感受到罗新所提出对历史的反思的重大意义所在。罗新在...  

评分

评分

看罗新老师的文章,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他对于历史作用的解释,对历史学家作用和地位的描述,朴素而有深度,我常觉得写文章最高境界也不过如此。 文中对于遗忘和记忆的重点阐述,一方面揭示了社会发展历程中历史被遗忘、改写的客观规律;我想另一方面同样启发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  

用户评价

评分

读此书时需搭配零度可乐,再配合一席演讲视频效果更佳。

评分

是的,历史不能试验,不能反复,不能决定现在。但,学习历史让人有立场,有期望,还知道会有丰富的可能。

评分

是的,历史不能试验,不能反复,不能决定现在。但,学习历史让人有立场,有期望,还知道会有丰富的可能。

评分

前面几篇反思史学,感受到越能进入史学的热门思潮,越可能会倾向以史为鉴。后面主要还是关注民族和内亚,随笔里流露出语文学的底子。有个小感觉,关注内亚之后的学者中国观会变化。批评民族、种族、人种的部分主要还是破,不过觉得破DNA的路子不对,连续统和分类不一定会矛盾。破之后如何立将会更困难,基本上退而求其次大家还用旧概念。

评分

学术随笔集,用力或不如作者专论,却很“好读”。强调了历史研究的“批判、怀疑与想象力”,这些对当下确有重要意义;但严格来说,所谈大抵是二手的理论,少有自己的创见。其民族理论多来自西方中世纪史研究、后现代族群理论,甚少参见人类学、社会学,视野不算很宽广,故时或重复征引。有时不知不觉陷入矛盾,如先引国外研究强调遗忘的积极作用,但随之其实又想挖掘那些被遗忘、被湮灭的叙事;既批判历史决定论,但自己的论文其实也常可见历史决定论。这不免给人感觉,他知道某些原则是对的,但自己身上也带有未觉察的烙印——当然,这一点或许人所难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