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乔纳森·迈尔斯
出品人:世纪文景
页数:644
译者:吴莉苇
出版时间:2019-8
价格:10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0815855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俄罗斯
  • 城市研究
  • 城市
  • 文化研究
  • 文化
  • 2019
  • 圣彼得堡
  • 圣彼得堡
  • 历史
  • 建筑
  • 文化
  • 旅游
  • 地理
  • 俄罗斯
  • 城市
  • 艺术
  • 生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泰晤士报》年度历史图书,俄国近现代史的绝佳缩影

面向西方承载俄国荣耀,被身份与名字的戏剧性变化反复拉扯

在这座梦想之城,信息与真相始终供应短缺

============================================================

★ 看 点1:帝王意志

任性又专横的奠基人彼得大帝、怠惰又虐待成性的安娜一世、奉行享乐主义的伊丽莎白一世、文化和性欲上都如狼似虎的叶卡捷琳娜大帝、疯子保罗一世……

权谋、欲火与疯狂交织,细致考据,披露沙皇与贵族的宫廷百态

★看点2:平民血泪

城市的建造由狂妄的野心驱使,数十万灵魂死于建都之中

迅速崛起,生计艰难,快速衰败,又痛苦重生……

这座辉煌城市里,一群坚韧且有抵抗力的人民与每一种厄运都战斗过

荒谬怪诞,才是构成这座城市的定义性观念

★看点3:名匠名作

海军部、夏宫、奇巧馆、叶普罗金的城市规划、拉斯特雷利的斯莫尔尼大教堂、法尔科内的“青铜骑士”、费尔腾的大艾尔米塔什……

天灾与战争,秩序与混乱,百幅珍贵插图再现梦想之城的跌宕起伏大师辈出、杰作涌现,一窥俄国文学与艺术的璀璨历史

★看点4:文化荣耀

文学:普希金、果戈里、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

音乐:格林卡、柴可夫斯基、斯特拉文斯基、肖斯塔科维奇……

舞蹈:瓦尔贝里、尼金斯基、帕夫洛娃、卡尔萨维娜……

他们那革新性又总是反常乖戾的创造,充分体现了一座不可能之都的精神。

===========================================================

关于圣彼得堡,他们说:

俄国面向西方的窗口——普希金

这个星球所有城市里有着ZUI奇异历史的ZUI奇异的城市——陀思妥耶夫斯基

真正的俄国人,对圣彼得堡来说是个陌生人——卡萨诺瓦

圣彼得堡总像是座不可能存在的都城,从俄罗斯西部边缘涅瓦河的冰冻雾气和被洪水淹没的沼泽地中崛起。它是一个古老国家的新兴首都。1703年,在其魅力四射的创建者——虐杀成性的自大狂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纯粹的意志之下,圣彼得堡建成了,其炫目却混乱不堪的名声很快被早期统治者的残酷统治塑造出来。

这座城市拥有一系列不同化身——圣彼得堡、彼得格勒、列宁格勒,再回到圣彼得堡——是个恒常充满矛盾的地方。它是通往欧洲与启蒙思想的窗子,但众多俄国的荣耀都在这里开创:它的文学、音乐、舞蹈,以及某一时段的政治愿景。它孕育了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柴可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帕夫洛娃和努里耶夫等艺术天才。然而,在光彩夺目的宫殿、童话般的舞会和迷人的花园外,数千人的鲜血曾泼洒在城中积雪的街道上。它是战争和革命的温床,是被围困和挨饿的地方,是统治者渴望权力的暴行的熔炉。

作者乔纳森•迈尔斯的描述从1698年开始,追随彼得大帝的脚步探寻城市的建立。他将圣彼得堡的历史划分为三幕剧,以此讲述圣彼得堡从沙皇专制迈向现代化的历史变迁,重现这座荒谬却又灿烂的城市长达三百年的戏剧场面。这座城市的复杂和失常,其难以言说的致命魅力,正来源于其对人性赤裸又残酷的呈现。进入21世纪,此时——又一次地——它的命运悬而未决。

===========================================================

“在所有城市中,没有哪个比圣彼得堡更像一部小说……迈尔斯讲述了这个故事。”

——Peter Pomerantsev/《俄罗斯实境秀》作者

使本书与众不同的是迈尔斯的行文有着绝对无法抗拒的冲力,这种冲力以他对主题的强烈依恋为动力。这是一个由如痴如醉的作家讲述的故事……他对事实、评论和观点的冲击性串联构成了一个耀眼的城市的夺目的历史。

——Marina Vaizey/The Arts Desk

影像般的讲述……向我们展示了帝国首都的戏剧性、荒诞、辉煌和悲惨,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式以融入俄罗斯ZUI好的小说、歌剧和绘画中……迈尔斯揭开了包裹这座城市的神话的层层面纱,同时也从未忽略它那萦绕心头的魅力。

——Daniel Beer/《卫报》

这部非凡的著作重现了一个摄人心魄的地方。优美的行文使它生动鲜活……风格令人愉悦且荒诞感强烈……

——《泰晤士报》年度历史图书

一段辉煌的历史。对一座奠基于梦想和沼泽之上的城市的政治和文化研究,巧妙地将高雅文化与恶毒腐败浓缩一体。……迈尔斯巧妙地打造和揭露他所谓“荒谬”之城的混乱特征,在这里,“梦想是远大的,信息和真理是短缺的”。

——《观察者》

《圣彼得堡:三百年的致命欲望》创作了这座荒诞而辉煌的城市的戏剧……它追随着暴君、臣民、颠覆者、艺术家、情人和企业家,圣彼得堡先把自己变成一件巨大的艺术品,接着演变成革命的熔炉。故事一直延续到今天,此时,又一次地,这座城市的命运悬而未决。

——《英国评论》

作者简介

乔纳森•迈尔斯(Jonathan Miles),文化历史学家、作家、演说家。从小成长于美国、加拿大与英国,曾就读于伦敦大学学院,后转入牛津大学耶稣学院,获博士学位。他的作品语言简洁流畅,节奏鲜明,考据细致。早年曾对英国艺术家埃里克•吉尔(Eric Gill)和戴维•琼斯(David Jones)及其作品进行研究写作。近年作品有《美杜莎:船难、丑闻与杰作》(Medusa: The Shipwreck, the Scandal and the Masterpiece)、《奥图•凯兹的九条命:一个苏联间谍的多条命》(The Nine Lives of Otto Katz:The Many Lives of a Soviet Spy)等。

目录信息

第一章 涅夫斯基的微光,1993
第一部分 帝王,1698—1825
第二章 蹂躏伦敦
第三章 危险的加速
第四章 遗忘与重生
第五章 跳舞,做爱,喝酒
第六章 城市转型
第七章 疯狂、谋杀与叛乱
第二部分 臣民,1825—1917
第八章 新的寒意
第九章 不满
第十章 在边缘起舞
第十一章 迷惑与绝望
第三部分 同志与公民,1917—2017
第十二章 红色彼得格勒
第十三章 消失的城市
第十四章 最黑暗也最美好的时光
第十五章 来自地下的低语
第十六章 朝西的窗户打破了
第十七章 海市蜃楼,2017
致 谢
插图目录
注 释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圣彼得堡,从其诞生之初的两百多年里,一度曾是俄罗斯帝国的代名词,但它其实是一个原本不可能存在的城市。虽然世上的绝大部分城市都难免人为规划的因素,但多多少少总是“自然生长”出来的,而它却像是希腊神话中的雅典娜,一出生就全副武装地从天神宙斯的头颅中跳出来。尽管...  

评分

评分

评分

参加了大象公会的共读,两周打卡时间内读完了此书,搬下打卡作业。 DAY 1 作者的第一章对于我这种对圣彼得堡一无所知的人来说看得有点混乱,听了导读顿时感觉脉络被理清了。真是个魔幻的城市,对它的故事越发好奇了。另外,俄国沙皇都是近亲结婚的吗?怎么短命的短命,残疾的残...  

评分

Рудольф Хаметович Нуриев 鲁道夫·扭瑞耶夫老 师 确实是有真正的鞑靼人血统。原书作者并没说错。不知道译者为什么要注释说什么西方人习惯把俄罗斯东部的人叫鞑靼人云云。 “博绍伊芭蕾舞团”就是“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 因为 Большо́й т...  

用户评价

评分

一座幽灵城市的历史画像。没有吹得那么好,但也不至于像差评说的那么烂。作为文学作品与文化研究的注脚与拓展阅读还是不错的。青铜骑士再度成为一种象征,关注着这座历史短暂,文化复杂暧昧的城市。PS作者不去讲相声有点可惜了(没有黑的意思)~

评分

通俗史著的写法,胜在生动,几无脚注,从书末参考书目看,参照的也多是英文著作,没什么俄文档案文献。大体上,可以看作是一篇“深度历史报道”,通过圣彼得堡来看彼得一世以来的俄国史,在意的并非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本身,也很恰当地点出了它所象征的俄国那种在东西方之间无所适从的困境——这其实也是所有后发现代化国家都有的困境。

评分

这封面和台版相比简直丑哭了,这是怎么整的啊。博列绍伊,喀山夫人,自打在波罗的海史里看过了查尔考斯科耶赛洛以来很久没有见过这么有意思的英语音译了,建议找翻译的时候最好加个俄语校对,毕竟国内学俄语的人也不至于紧张到这个地步吧。。内容还行,除了意识形态上的摸黑外作为初步了解的手册还可以,就是翻译是个大坑,不熟的话肯定看着晕

评分

因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普希金,尤其是曼德尔施塔姆,圣彼得堡从一座城市变成一座精神地标。彼得大帝的建城初衷是“面向西方”,但成果却是世界主义。这座无根之城亲历了俄国300年的历史变迁,她的跌宕与荣耀、困局与可能、历史与现实不仅属于俄罗斯,而是属于所有“本国的异乡人”。想在这本书里读到严谨清晰的城市史恐怕有些困难,但是目前的这种写法却最符合圣彼得堡浪漫又厚重的气质。“正像未来成熟于过去,过去也在未来中腐烂。”

评分

书很好,译者也很用心。不过一来有一些个别字句删节很遗憾,二来翻译/编辑似乎有些用力过猛,在奇怪的地方加了奇怪的注释。有些译法也偏离习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