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年代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历史 一战 世界史 德国 丹尼尔·舍恩普夫卢格 德国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 2019
发表于2025-04-08
彗星年代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山茶和蝴蝶之间停放着的噪音年代的四轮马车、瘟疫时期的运输车、彗星年代的彩车、有序进步时代的灵车、第一个和平世纪的梦游加长轿车,它们全部漆成了那面旗帜的色彩,在覆满尘土的蜘蛛网下被保存得完好无损。”--马尔克斯
评分用了图书馆的点书服务,不到一周就送来了。二百多页太不经读了,非常好看的一战史。比肯福莱特的《巨人的陨落》更专业,格局更大
评分3.5星。“副刊”一般好读,翻译流畅,戏剧性强。作者从一战结束时及以后一两年的短暂时光里,撷取了多位欧美人士,包括左派、右翼、欧洲统一主义者、波兰复国主义者、爱尔兰独立分子、战败的德军士兵、归国的美国军官、艺术家、犹太人、亚美尼亚人、第三世界民族主义者……等等,以一种“瞬间场景”的方式描写,横向并置他们的典型经历,纵向描绘他们的不同命运,有的人被杀或自杀,有的人成了美国总统,有的人当了奥斯维辛集中营负责人。作者叙事冷静,很少评价这些人的行为,突出客观性;但又强调这些人的事迹依托于他们的自述和回忆,是个体的主观的,不一定是信史。于是恰恰体现出历史走向的某种真相:你所相信的就是你所看到的,你所选择的就是你所相信的。本书就像读战事结束后报纸的副刊连载一般轻松,当然,掩卷领感慨,也不甚轻松。
评分在凌空万丈的一线间,这些走钢丝的人努力想保持平衡。跟随作者的笔触,可以看到有些人是怎样一步步失去平衡,最后万劫不复的。
评分作为时代趋势来看过于碎片,作为个人描写又太简略。提到了一些艺术作品,但没有图示,每次都要在网上找查找不方便。作者欠缺严谨,在基本事实上犯错。所谓的FT年度好书也就是FT的评论员推荐书单中的某个评论员的个人推荐(用的还是错误更多的英译本,匪夷所思)。
丹尼尔·舍恩普夫卢格
德国知名历史学者,曾于哈佛大学、巴黎索邦大学和伦敦大学任职,现为柏林自由大学历史教授,并就任于柏林高等研究院,主要研究18世纪至20世纪的欧洲史。
简心怡
1983年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现为自由职业者。
★ 22个自由意志撞上时代宿命,捕捉世界重启时的希望与幻灭
★ 从希望到绝望的彗星年代:世界从未如此充满希望,人类也从未这般迷茫
★ 《纽约时报》《泰晤士报》齐荐,荣获英国《金融时报》2018年年度好书(评论员精选)
★ 纪念一战结束百年回首之作:100年过去了,世界变得更好了吗?
·
1918年11月11日,法国元帅费迪南·福煦和德意志代表马蒂亚斯·埃茨贝格尔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这一天,德国士兵鲁道夫·赫斯从前线赶回战败的祖国,美国军官哈里·杜鲁门正懒洋洋地享受着蓝莓蛋糕和胜利,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日记中抱怨安静的生活被庆祝所打破。
所有人都背负不同的过去,面临相同的现实,迎向未知的未来:福煦在和平时期被人遗忘;埃茨贝格尔回国后遭遇刺杀;赫斯成为奥斯维辛集中营指挥官;杜鲁门退伍参政,以总统身份参与另一场世界大战;伍尔夫再也难寻内心的安静,直到投河自尽……
全书包括了超过20位历史人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些人物在1918年至1923年的不同遭遇和走向:胡志明、甘地、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阿拉伯的劳伦斯”原型)、乔治·格罗兹(德国讽刺画家)、阿诺德·勋伯格(著名作曲家)等等。通过整理书信、日记和相关报道,以人物私人视角来重新还原他们当时眼中的世界。借以蒙太的叙事手法,作者不仅向我们讲述了这些人在影响世界走向之前的故事,并且将他们的命运串联起来,表现了1918年至1923年这个特殊的历史转折时期。
1918这一年就如同彗星般炽焰燃烧又稍纵即逝,整个世界被撕裂成两半,人类处于激情和消沉、狂喜和毁灭之间。千万种可能性在前方招手,所有人将要为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开始奋斗,或挣扎。
·
丹尼尔·舍恩普夫卢格以一种吸引读者跟随其后的写法,让人进入那难以置信的一年:1918年。通过绝佳的品味、对细节的敏锐和对庞大结构的掌握能力,他重新开启了那个时代,并让他的读者们在书中重新发现自己和20世纪。——菲利普·布罗姆,知名历史学家
在不同的时光中,喧嚣的时间(狠狠地)盖下了它的印迹。舍恩普夫卢格引领读者经历了自己的命运,如此急切,历历在目,如同它刚刚发生一般。——西比勒·列维查洛芙,毕希纳得奖作家
从每天送到英国《金融时报》办公室的麻袋中挑出一本书,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在最近抵达的众多优秀作品中,我特别喜欢丹尼尔·舍恩普夫卢格的《彗星年代》。通过对一战直接后果的研究,舍恩普夫卢格给原本熟悉的故事提供了新鲜又多样的视角,提醒我们在大屠杀和混乱中曾诞生过一段乐观且充满希望的短暂时光。——弗雷德里克·斯图德曼,英国《金融时报》文学编辑
2018年12月,萨拉热窝。当我们被仰视角下仿佛高耸入云的圣心主座教堂震颤的时候,语音电话那端远在南京的树树提醒我注意观察身边其他建筑群:是不是有弹孔,是不是还留有波黑战争的痕迹。 1918年,一战结束。人类遗忘事物的速度极快,如今我们反复咀嚼的,多半也是二战左右的事...
评分我们这些“小人物”被“大时代”裹挟,时代的潮水来袭,陆生动物落水尽力求生,或被重新冲刷上岸,水生动物努力习惯激流,强壮的肉食鱼类还能趁乱享受一顿顿的落水动物构成的饕餮大餐。 “弄潮儿”们期许潮水不要散去,被裹挟在大潮中的人们期望尽快恢复平静,潮水催生了新的秩...
评分2018年12月,萨拉热窝。当我们被仰视角下仿佛高耸入云的圣心主座教堂震颤的时候,语音电话那端远在南京的树树提醒我注意观察身边其他建筑群:是不是有弹孔,是不是还留有波黑战争的痕迹。 1918年,一战结束。人类遗忘事物的速度极快,如今我们反复咀嚼的,多半也是二战左右的事...
评分《彗星年代:1918,世界重启时》(Kometenjahre: 1918: Die Welt im Aufbruch)是德国历史学者丹尼尔·舍恩普夫卢格(Daniel Schönpflug)的作品,由简心怡翻译。本书由上海文汇出版社于2019年7月出版;德文原书出版于2017年。全书主要以“新的开始”“天涯共此时”“革命”...
评分这本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历史书。也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提到的,这本书运用了大量有关历史人物内心的,主观性极强的史料。可能是他们的回忆录、自传,其中更不乏传奇性、戏剧性以及有选择性、辩护性的叙述,因此这本书目的并不在陈述客观的真实——本书从另一个主观性极强的视角,...
彗星年代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