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之裘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海外中國研究 曆史 清史 新清史 環境史 經濟史 古代史 2019
發表於2025-02-16
帝國之裘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本書帶有鮮明的“新清史”印記。作者謝健在查閱大量滿文、濛文檔案的基礎上,以邊疆地區的三種貢品為突破口,站在清王朝、而不是漢人文明的角度發現瞭一段不一樣的清代邊疆史。1760年至1830年間北方邊疆生態環境退化,貢品數量驟減,清政府因此産生瞭一種政治危機意識,遂決定“肅清”滿濛地區的非傳統元素,使其恢復原始狀態。但實際上並不存在所謂原始的邊疆,那隻是中央政府對邊疆的想象,它竭力維持的不是所謂的“自然”,而是它自己建立的秩序。歸根結底,這是帝國統治邏輯的一部分。書中精彩分析比比皆是,如毛皮與清帝國的整閤、滿洲何以成為東三省。本書篇幅不長,但由於研究課題新、知識密度大,讀起來稍微費一些腦筋。不過,“新清史”+“邊疆史”+“環境史”這套組閤能帶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由此産生的愉悅足以衝散閱讀時的疲憊。
評分相當精彩
評分@HBT,關於三幅地圖的事情,確實沒辦法,如果印到書裏,就需要 重大選題備案,齣版時間很可能要增加1年…… 而且更變態的是,原版的圖天朝不允許直接用,一定要請“有資質”的國內機構重新繪製, 當然齣版社要為此付幾萬到十幾萬的費用。親愛的讀者們,一本學術書到你們麵前,真的不容易
評分相當精彩
評分此書可謂新清史2.0版力作。當國內學界還在就清朝的國傢認同與民族建構進行剪不斷理還亂的“爭鳴”的時候,人傢早已經開闢瞭新清史、環境史與邊疆史結閤的路子。作者的緻謝裏大佬雲集,加上本身又能讀滿漢兩種語言的檔案,功底紮實,可謂如虎添翼啊。作者想賦予書的內涵相當豐富,反映瞭權力與自然,開放與封閉,復古與現代,全球與區域的關係等等,在較短的篇幅裏闡釋清楚是很不容易的。不知道是因為這本書的意識形態還是什麼原因,評分居然不算好,令人詫異。此外,這本書裝幀和紙張質量頗為不錯~
謝健(Jonathan Schlesinger),2012 年畢業於哈佛大學,獲博士學位。現為印第安納大學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嚮為中國與內陸亞洲、環境史、早期現代帝國、族群、商品與消費。齣版專著A World Trimmed with Fur: Wild Things, Pristine Places, and the Natural Fringes of Qing Rule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發錶論文《新清史與中國環境史前沿》,江漢論壇,2014 年 5 期。與 Mette High 閤著“Rulers and Rascals: The Politics of Gold in Qing Mongolian History.”Central Asian Survey 29.3 (2010)。
關康,2015 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獲曆史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輯。主要研究方嚮為清史、滿族史、滿文文獻、清代宗教史。
本書榮膺2018年美國亞洲曆史學會列文森奬。
乾隆帝曾經盛贊過東北豐饒的物産和獨特的自然環境,認為滿洲大地是資源富集之地,也是自然生命力的源泉。這裏的土地山川生生不息,養育瞭滿洲人以及清朝皇室的祖先,也使其分享瞭素樸純真和不竭的生命力。
清朝皇帝通過進貢製度,嚮滿洲和濛古地區徵收毛皮、珍珠、蘑菇、人參等珍稀物産,這些物産不僅僅是物産,而且代錶其産地所具有的純真、豐饒、充滿生機等象徵意義,作為一種永恒的傢園,與皇室有著密切的依存關係。
但這種進貢製度漸漸對滿洲和濛古地區産生瞭深遠的影響,不僅僅造成瞭環境退化的後果,還形成瞭復雜的開發與控製的製度和組織。
作者是新清史的新銳,利用瞭大量滿濛文獻,在對東北和濛古環境史的考察中發現瞭皇帝對於北部邊疆的想象、進貢體係與自然環境的惡化、清朝的奢侈品貿易和消費等諸多因素復雜的互動關係,為我們理解清朝邊疆曆史提供瞭新穎的視角。
本书是印第安纳大学副教授谢健的新作,作为欧立德教授的学生,作者继承了新清史研究的思路,又结合时下热门的环境史学方法,以宏观的全球史视角,结合对清代中国三个小地域的分析,为我们阐述1760-1830年间满洲、蒙古地区的环境变迁。 提到东北和蒙古,立刻想到的,或许是辽阔...
評分 評分本书讨论清朝北部边疆的环境、商业与族群变迁,是一部新清史+环境史+消费史+物质文化史的研究。要讨论的主题大概可以概括为:1.边疆在清朝是如何被朝廷定义的?2.奢侈品消费与边疆环境资源的消耗、商业贸易网络扩张的过程;3.边疆族群与地域的差别如何制度化。作者分别讨论了因...
帝國之裘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