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约翰·波拉德(John Pollard)
美国实战派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咨询师,全球自我成长督导,“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理论创始人,“自我养育计划”提出者和践行者;被业界称为“内在小孩”之父。
自1970年开始,约翰·波拉德开始探索自我成长,并创办“自我养育计划”,找到与内在小孩对话、解决内心冲突的有效心理方法和练习。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做自己的内在父母,让自我的力量大过童年时父母给自己的影响,才可以真正实现蜕变和成长。
约翰·波拉德在过去的35年间,全身心致力于内在小孩与内在父母理念的普及和应用。正因其提出了这两个概念,我们内心的冲突才得以形象化。近20年来,世界各地的咨询师、治疗师纷纷加入到波拉德的“自我养育计划”中,成功帮助自己与来访者找到更好的自己,速效精准地解决了自己的情绪困境。
波拉德带着他的《内在父母的觉醒》登上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多家媒体,理念被翻译为多种语言,在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等15个国家广泛波及,自我养育计划实践者已达百万人。全球杰出心灵导师露易丝·海对其理念深表认同,心理专家约翰·布雷萧更推荐此书为个体必读心理成长著作。
每个人可能都听过这样的话——“善待自己”“原谅自己”“对自己好点”“这不是你的错”。你是否也曾经像我一样疑惑:要怎样才能做到这些? 究竟是谁或者自己的哪一部分应该被原谅、被温柔以待?
其实,我们都有两个独立的内在自我:内在小孩和内在父母。这两个内在自我都有自己的个性,也有自己的希望、梦想和恐惧。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为了满足一个自我的需要,而牺牲另一个自我。因此我们常常发现自己无法找到内心的平衡与平静。
《内在父母的觉醒》一书则提出:内在父母应当承担起改进与内在小孩内部对话模式的首要责任。当内在父母开始聆听并了解内在小孩的渴求和需要,对内在小孩倾注爱,并以滋养和支持的方式养育内在小孩时,内在小孩也能体验到更好的养育带来的益处。这两个自我将会继续相互激励、改善关系,我们的内在幸福感会提升,内部关系也会得到平衡。
身为有自我意识的成年人,我们应该主动去改变、修复童年经历和原生家庭所带给我们的伤,约翰·波拉德毕生致力于个体内部关系模式改善的研究和实践,帮助上百万人修复了童年创伤和不良关系模式。本书囊括了约翰·波拉德35年的心理研究,带你走上内在父母觉醒之路。
看这本书的前几个章节时,我觉得这是一本心理研究有关的工具书,直到读着读着,才觉得这是一本亲子关系的书,只有自己内在父母安定了,才能养育出一个健康快乐的外在孩子。 而说到内在父母,感觉是一个很深奥的问题,通过阅读此书,了解到,其实这是一本关于亲子关系的书。亲子...
评分 评分湖南台今年有一档两性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叫做《我家小两口》。节目里面有一对夫妻是小戚和若风。小戚总是在丈夫若风出门前问他:“你还爱我吗?”“你还会回来吗?”小戚坦言自己确实没有安全感,这是因为她在童年时期受到了创伤。学会爱自己,这句话说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做...
唤醒内在父母,给内在小孩无条件的爱,很棒!
评分说的很有道理,也有所启发,但是我实在怀疑那个对话的训练,这玩意真的有效果吗?
评分#豆瓣8.9分#CBT认知行为疗法里教我们在感到焦虑抑郁的时候可以进行自我对话,这本书是如何进行自我对话的实际操作指南。作为成年人,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能力唤醒内在父母去安抚疗愈内在受伤的小孩。不管内在小孩行为为何,背后总藏着对安全感、被接纳理解、被看见、被爱、被尊重、被认可、生理上的亲近与拥抱中的一种需求。引导词里内在父母因为可能无法自控地对内在小孩批评评价而提前道歉的设置让人感动到流泪,之前看佛洛依德觉得有些宿命论太过黑暗,但其实原生家庭的创伤也好、人生经历的不如意也罢,每个人都是可以慢慢的不急不躁的疗愈自己的呀????这样想想,好像世界又美好了一些~
评分这是一本方法论,理论很少,大篇幅的操作步骤
评分后半部分有可以实操的方法论,心理学专业的朋友推荐的,说是值得买来试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