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菲
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係中國文學教授。主要研究興趣為中國文學和文化、書籍史以及比較文學。主要著作包括《神遊:中國中古時期與十九世紀的行旅寫作》(Visionary Journeys: Travel Writings from Early Medieval and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Harvard,2011)、《烽火與流星:蕭梁王朝的文學與文化》(Beacon Fire and Shooting Star: The Literary Culture of the Liang [502-557],Harvard,2007)、《塵幾錄:陶潛與手抄本文化》(TaoYuanming and Manuscript Culture: The Record of a Dusty Table,2005)、《“薩福”:一個歐美文學傳統的生成》(三聯書店,2004)、《鞦水堂論金瓶梅》(天津人民齣版社,2003)等。
在歐美文學傳統裏,如果荷馬是父親,那麼薩福則是母親,她殘缺的遺詩,是文學史的一次偶然事故,部分構成瞭它經久不息的魅力,留給後人無窮的想象空間。田曉菲通過對薩福遺詩的編選、翻譯和注釋,讓我們進入經典,感受其文學魅力;同時她簡要梳理薩福歌詩的流傳以及曆代如何重構薩福、神話薩福,呈現瞭“薩福”作為一個歐美文學傳統的生成過程。
公元前的古希腊。勒斯波思岛的萨福轻举竖琴,一边弹播,一边歌唱。她的诗歌把时间的飞矢拉得无限之长,它甚至蜿蜒掉头回到两千六百年前。萨福是人类的少女,永褒青春的活力,她的诗歌里流淌着古希腊的精致和优雅,透露出夏日里蓬松秀发的清凉和甜蜜。酒神的狂喜一经她的吟唱便...
評分 評分“人都说九个缪斯——你再数一数; 请看第十位:勒斯波思岛的萨福。” ——柏位图 在欧美文学传统里,如果荷马是父,那么萨福就是母。这已是世间无以复加的荣耀,而在想象的域界里,缪福实则成了第十位缪斯:人们从芦纸残简拼构出她的一切,正如人们...
評分 評分“人都说九个缪斯——你再数一数; 请看第十位:勒斯波思岛的萨福。” ——柏位图 在欧美文学传统里,如果荷马是父,那么萨福就是母。这已是世间无以复加的荣耀,而在想象的域界里,缪福实则成了第十位缪斯:人们从芦纸残简拼构出她的一切,正如人们...
讀完好幾天忽然想起來瞭。關於"薩福作為歐美文學傳統的生成"做瞭相當多的搜集整理工作,對於後代詩歌中的薩福意象和殘句也都有很敏銳的分析,是很深的歐美文學功底,尤其是第三輯。薩福,之後的中斷,伍爾夫,阿諾德所盜取的女性聲音,西爾維亞普拉斯,勒斯波斯女性意識的甘棠一直“非敢忘也,但不能及爾”。 但是不懂古希臘文,直接對著洛布叢書以及不同的英譯本翻譯薩福真的。。。這樣詩句的翻譯不會是理想國中所說的鏡像之鏡像,模仿之模仿嗎?詩歌分析多於對文獻材料的搜集整理,作為我的薩福入門是不錯。 我關注的各公眾號瘋狂推它,大概是薩福研究真的少吧。。。。四星半給薩福。
评分薩福和弗吉尼亞伍爾芙!從肖像到人生經曆到性彆認知都太像瞭吧!
评分正如田一貫關注的,文本的纍積重構瞭文學人物與文學傢。從書籍史研究的角度,注釋等種種副文本,同樣值得高度關注。自從薩福停止吟唱,便一直活在他人的吟唱裏。田做的工作,就是在文本的重譯與取捨中,再一次重塑瞭薩福。“圓月初生,少女們環繞神壇站立”“女王般的黎明”“我不要蜂蜜,也不要那蜂蜇”…薔薇指、甘棠、紫色裙褶,奧維德、鄧恩、普拉斯;“關於薩福”那一節一片空白。
评分田譯的薩福除瞭詩歌本身的意境,還多瞭中文委婉幽深的味道,但或許是因為加入譯者母語文化的原因,距離薩福似乎又遠瞭一層。(當然,薩福這個符號早已不止被無數人演繹加工過)其實閱讀本書,我本想瞭解歐美文化中的薩福形象演變,但分析的部分略少,以譯詩為主。
评分薩福和弗吉尼亞伍爾芙!從肖像到人生經曆到性彆認知都太像瞭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