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子誠 1939年生於廣東揭陽。1956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係文學專業。1962年留北京大學中文係漢語教研室協作教研組擔任寫作課教員。1977年轉入當代文學教研室。1978年評為講師。1985年評為副教授。1993年評為教授、博士生導師。2002年退休。現參與中國新詩研究所《新詩評論》、“新詩研究叢書”的編輯工作。著有《文學的閱讀》《中國當代文學史》《問題與方法——中國當代文學史研究講稿》《材料與注釋》等。
努力把問題放迴到曆史情境中加以考察,以靠近曆史。
編輯推薦
《中國文學1949—1989》在對當代文學的敘述上,除瞭有關文學規範、形態的特徵外,還特彆考察瞭當代文學生産方式、作傢的生存狀況與文學形態的關係,使當代文學史的研究得到深化和開拓。
內容簡介
《中國文學1949—1989》是洪子誠先生對20世紀文學史研究的典範成果,試圖建立新的敘述體係。他從當代文學的獨特體驗和理解齣發,來把握當代文學的基本特徵和生存狀態:在20世紀中國文學的整體格局中,描述“當代文學”文學體製的建立,文學高度“一體化”的形成和削弱、崩潰的過程。
和其他的一些宏大叙事的文学史比起来,这本小册子显得朴素的多,没有过多的理论阐述,没有过多的专业理论概念,娓娓道来,朴实无华。 这本书是根据作者在东京大学任教的讲稿整理而成的,原来的目的是让学生对1949年以后的中国大陆的文学情况有一些比较完整地概括性地了解。后来...
評分和其他的一些宏大叙事的文学史比起来,这本小册子显得朴素的多,没有过多的理论阐述,没有过多的专业理论概念,娓娓道来,朴实无华。 这本书是根据作者在东京大学任教的讲稿整理而成的,原来的目的是让学生对1949年以后的中国大陆的文学情况有一些比较完整地概括性地了解。后来...
評分和其他的一些宏大叙事的文学史比起来,这本小册子显得朴素的多,没有过多的理论阐述,没有过多的专业理论概念,娓娓道来,朴实无华。 这本书是根据作者在东京大学任教的讲稿整理而成的,原来的目的是让学生对1949年以后的中国大陆的文学情况有一些比较完整地概括性地了解。后来...
評分和其他的一些宏大叙事的文学史比起来,这本小册子显得朴素的多,没有过多的理论阐述,没有过多的专业理论概念,娓娓道来,朴实无华。 这本书是根据作者在东京大学任教的讲稿整理而成的,原来的目的是让学生对1949年以后的中国大陆的文学情况有一些比较完整地概括性地了解。后来...
評分和其他的一些宏大叙事的文学史比起来,这本小册子显得朴素的多,没有过多的理论阐述,没有过多的专业理论概念,娓娓道来,朴实无华。 这本书是根据作者在东京大学任教的讲稿整理而成的,原来的目的是让学生对1949年以后的中国大陆的文学情况有一些比较完整地概括性地了解。后来...
非常精彩!
评分洪子誠先生這本小書,寸鐵殺人,點到即止。
评分正月十二,工作在迫近,還是要看書…簽名本!
评分挺好看的書,剋製卻又通透。不過不知道為什麼,語言感覺很濃的翻譯腔。
评分洪子誠先生這本小書,寸鐵殺人,點到即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