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辩证-思辨的真无限概念

黑格尔辩证-思辨的真无限概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哲
出品人:
页数:263
译者:
出版时间:2009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150153
丛书系列:爱智文丛
图书标签:
  • 黑格尔
  • 哲学
  • 德国古典哲学
  • 黑格尔及其研究
  • 西方哲学
  • 黑格尔研究
  • 刘哲
  • 费希特
  • 黑格尔
  • 辩证法
  • 思辨
  • 真无限
  • 哲学
  • 德国哲学
  • 逻辑学
  • 绝对精神
  • 理性
  • 超越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章节目录:

序言 哲学原著名称缩略 导言 第一章 康德的基础自我意识:纯粹自识与道德自我 第二章 费希特《全部知识学基础》 第三章 黑格尔《逻辑学》中的概念之概念 第四章 真无限概念:朝向黑格尔的辩证-思辨思想 文献索引

作者简介

刘哲,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比利时鲁汶大学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康德与德国古典哲学、法国现象学、主体性理论。已在国际知名哲学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其中最近发表的有“AFUndamental Limit of Merleau—Ponty's TranscendentalPhenomenology" (《梅洛-庞蒂先验现象学的基础界限》,载于Chiasmi International,2009),“HegelOn Fichte's Conception ofPractical Self-Consciousness”(《黑格尔论费希特的实践自我意识概念》,载于Philosoph,Today,2008)等。

目录信息

序言自序哲学原著名称缩略导言第一章 康德的基础自我意识:纯粹自识与道德自我 第一节 B版先验演绎中的“我思”概念 1.B版先验演绎的基本结构 2.判断活动与先验自识 3.作为自识原初—综合统一体的“我思” 第二节 “我思”的结构悖论和本体论悖论 1.在“我思”表象中的认识论悖论 2.超越现象界的纯粹知性 3.关于不朽灵魂的批判 第三节 理性的(行动)事实和纯粹自我意识 1.理性的(行动)事实的概念 2.对于道德自由的演绎 3.康德对于基础自我意识论题的保留第二章 费希特《全部知识学基础》(1794/1795)中的基础自我意识 第一节 费希特的纯粹“我”与康德的纯粹“自识” 1.智性直观与纯粹自识 2.智性直观与“我思” 3.对于物自身的批评 第二节 《知识学》(1794/1795)中的基础原则 1.在(本原)行动中的纯粹“我” 2.纯粹“我”的本原有限性 第三节 在《知识学》§5中的基础实践自我意识 1.纯粹“我”与智性“我”之间的冲突 2.在奋进(Streben)中的行动性确定之“我” 3.基础实践自我意识第三章 黑格尔《逻辑学》中的概念之概念 第一节 自由概念作为康德自识概念功能的继承者 1.“我思”与真的概念 2.纯化先前于概念的要素 3.《逻辑学》中真的概念的基础 第二节 通过绝对否定性实现费希特的绝对“我” 1.批评费希特“无限阻碍”概念为假象 2.黑格尔对于假象直接性的超越 3.黑格尔的绝对否定性概念第四章 真无限概念:朝向黑格尔的辩证思辨思想 第一节 作为存在概念结果的定在概念 第二节 定在本身 1.定在概念的独断定义 2.性质概念与怀疑论 3.定在一般概念修正为某物概念 第三节 有限 1.在它者概念中被完成的怀疑论 2.确定化概念和构成与界限概念中的怀疑论 3.有限性 第四节 无限性 1.无限者一般 2.有限者与无限者的交互确定 3.作为扭曲真无限概念的肯定无限 第五节 向自为存在概念的转移一个预制性的结论文献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买了很长时间的一本书,书名不太吸引人,以为又是用玄之又玄的语言来解释神乎其神的黑格尔的书,某一天看到友邻的推荐,翻开看看,发现真是一本学理严密却又不拒人千里的好书,初读感觉结构有点松散,如果作者把他的那篇文章“康德还是费希特?——两种作为自律的自由概念”(...

评分

买了很长时间的一本书,书名不太吸引人,以为又是用玄之又玄的语言来解释神乎其神的黑格尔的书,某一天看到友邻的推荐,翻开看看,发现真是一本学理严密却又不拒人千里的好书,初读感觉结构有点松散,如果作者把他的那篇文章“康德还是费希特?——两种作为自律的自由概念”(...

评分

买了很长时间的一本书,书名不太吸引人,以为又是用玄之又玄的语言来解释神乎其神的黑格尔的书,某一天看到友邻的推荐,翻开看看,发现真是一本学理严密却又不拒人千里的好书,初读感觉结构有点松散,如果作者把他的那篇文章“康德还是费希特?——两种作为自律的自由概念”(...

评分

买了很长时间的一本书,书名不太吸引人,以为又是用玄之又玄的语言来解释神乎其神的黑格尔的书,某一天看到友邻的推荐,翻开看看,发现真是一本学理严密却又不拒人千里的好书,初读感觉结构有点松散,如果作者把他的那篇文章“康德还是费希特?——两种作为自律的自由概念”(...

评分

买了很长时间的一本书,书名不太吸引人,以为又是用玄之又玄的语言来解释神乎其神的黑格尔的书,某一天看到友邻的推荐,翻开看看,发现真是一本学理严密却又不拒人千里的好书,初读感觉结构有点松散,如果作者把他的那篇文章“康德还是费希特?——两种作为自律的自由概念”(...

用户评价

评分

沿袭费希特的进路,作者自认为黑格尔部分很得力,实际上通篇误解,还更改了很多传统译法的术语,对于康德和费希特的解释倒是或有得力处。表示《费谢差异》不是想看就能看懂的,黑格尔的概念要通过全局来把握才行

评分

沿袭费希特的进路,作者自认为黑格尔部分很得力,实际上通篇误解,还更改了很多传统译法的术语,对于康德和费希特的解释倒是或有得力处。表示《费谢差异》不是想看就能看懂的,黑格尔的概念要通过全局来把握才行

评分

2016-11-21

评分

高中时代看过的最装逼的书了

评分

对于康德、费希特的梳理比黑格尔部分更为清晰。鲁汶的观念论阐释确实有这个倾向,他们大都试图将古典哲学对于绝对之物的追寻改造为对于“自由”概念的奠基。刘哲此书虽然大量借鉴了亨利希的论断,却在这样一个关键点上批判了他。亨利希用否定神学和本体论的中间道路来标记黑格尔的思辨哲学,因此他将绝对否定概念定位在反思模型里,也将黑格尔的无限概念理解为整体性的“所有一”。但此书的任务却是揭示所有的整体性观念都会走向定义绝对者的失败,继而说明否定活动的自我关联实际上构成了黑格尔所说的“概念自由”。完全可以说,这是一部以观念论资源来论证人性自由的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